57书屋

第259章 站在先贤的肩膀上 (4/6)

这几件不是金,就是元代。

    金代还好说一点,如果硬杠,说是从南宋那边运过来的,也不是不可能。

    但元代,哪来的细白瓷?

    不看元代官窑青花瓷,胎都快比得上手掌厚了……

    心脏止不住的跳了一下,赵修能猛的抬起头。

    商妍比他还夸张,瞪着眼睛张着嘴,紧紧的盯着林思成,跟冻住了一样。

    怪不得勘测出固镇窑址,发现实验样本极少的时候,林思成一点儿都不慌?

    更怪不得他明明料到主管部门会卸模杀驴,却让王教授顺水推舟,终止了合作协议。

    以及在车上,林思成笑着说过的那一句:别气,马上就能报仇……

    现在再想:他早就知道这儿有足够多的实验样本。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在于眼前的这些细白瓷,说明山西不但在宋代烧过卵白玉,在金代和元代也同样烧过?

    这不就等于,历史,又一次的被林思成改写了?

    “没那么夸张!严格来说,这些并非卵白玉,只能算是工艺褪化后的仿烧品,就像北午芹的青白瓷,上八亩的黄白瓷……”

    说着,林思成屈指一弹,“铮”的一声脆响,然后又是“喀嚓”一声。

    定睛再看:大半完整的那只玉壶春,被林思成一指头弹成了七八片。

    两人愣住:“怎么这么脆?”

    “霍州细白瓷的瓷土成份和河津细白瓷一模一样:高铝低钙土,铝含量在38%以上,烧成温度极高,需要达到一千三百度以上,才能使瓷胎完全烧结。”

    “但到金代,因为炼焦技术失传,只能用煤烧,窑温至多一千二。其次缺少钙之类的微量元素助溶剂,导体胎体中残留大量未熔融的铝晶体颗粒,形成松散结构……

    再者,霍州窑细白瓷秉承卵白玉的工艺,追求“薄如蝉翼”的视觉效果,薄胎通常小或等于1mm,缺乏抗弯折的物理支撑。从表面看非常完整,但内部已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应力裂纹,所以一弹就裂……”

    林思成耐心解释,赵修能和商妍默不作声,四颗眼珠嘟碌碌的转。

    不用问,两个人肯定在想:又没来过,更没有研究过,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

    “书上有写,《格古要论》(明代):霍窑极脆,弹之可碎!《博物要览》(明代)中也有相关记载。”

    “除此外,现代论著中记载的更多:陈万里(中国古陶瓷学者,故宫研究员)著,《调查平原、河北、山西三省古代窑址报告》,《邢、定二窑与北方窑》。

    还有孙赢洲(中国古陶瓷学者,故宫研究员)著,《谈北方九窑》(1965年)。

    以及冯先铭著《中国陶瓷史·宋瓷(1975年)、《宋元清的瓷》(1968年),《金元六窑》(1963年)等等论著。

    特别是冯先铭先生撰著的《山西卷》(瓷窑考察),其中明确提到:霍州陈村窑创烧于北宋末,起初疑似炼焦烧瓷,后技艺失传,改用煤烧。因窑温不足,所以极脆……”

    林思成每说一本,两人的眼睛就睁大一分,听到最好,两人除了干瞪眼,委实不知道该说点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全民三角洲,就我是阿萨拉? 夫人全能又疯批,病娇三爷跪地宠 献妻求荣?我转身夺君心登凤位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大唐好贤王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炼炁从修复面板开始 仙府种田 咬春潮
相关推荐:
这位明星过分热情!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咬春潮 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火红年代:从钳工开始成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