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眼瞎了一样? (2/6)
词的笔力,作者不可能是籍籍无名之辈。
但栖云山人……说实话,两人都没听过。
看了好一阵,郝钧抬起头,指了指题跋:“景道长,敢问真人名讳。”
景道士顿了一下,又摇了一下头:“老道不敢直言师祖名讳!”
啥意思,不能说?
你说是名家,问你名讳你又不说,你让我们怎么出价?
两人看了看林思成,林思成仍旧一指:“道长,这幅五万,行不行?”
道士怔了怔:“檀越,你好好看,这两幅比之前那几幅,可要画的好的多!”
“是吗?”林思成笑了一下:“那算了!”
不是,又来这一套?
道士想了想,卷了起来。
这幅画肯定值五万,但干系有些重,所以他不好说是谁画的。
反正不愁卖,不要就算了……
画就这么多,道士又一拆那堆小盒子。不大的功夫,又掏出来十来本书和几方印。
几本道家经典,内丹要义,两本相术与占卜典籍。几本医书,以及几本书画类杂文和篆刻论著。
大都为清中与后期的官刻本,刻的还行,林思成随意的翻了翻。
当翻开一本《柳庄神相》时,他不由一顿。
咦,开化纸?
这是光绪之前的宫廷贡纸,太平天国之后就失传了。能用来刻书,那这一本必然是内务刻本。
仔细再看,十有八九是武英殿刻本。
刻工精美,字体方正,版式较为疏朗,空白的行间写满了注解。
字体各异,风格不一,明显不是一位所留。
再翻到扉页,密密麻麻盖满了章,有大有小,有阴有阳,林林总总十多方。
仔细辨认了一下,林思成的眼皮“噌”的一跳:一方阳文篆刻,铭《桃花坞》,其下稍右,又是一方阳刻九篆,铭《乐善》。
乍一看,印不是很大,也不怎么起眼,但林思成明显能看出,这两方印比其余十几方要清晰一些,工整一些。
要问为什么,当然是因为用的印泥好,印刻的更好。
暗暗悸动,又翻到前面,看着夹杂在密密麻麻的注解中的行楷,林思成不知道该说点什么的好:暴殄天物,糟蹋东西。
但话说回来,要不是被这么糟蹋,这东西到不了自己手里。
没有问价,他顺手往旁边一放,又翻起那一堆道印。
一方《纯阳帝君》(吕洞宾),一方《紫阳真人》(张伯瑞,全真五祖之一),一方辅极帝君(王重阳),一方长春真人(丘处机)。
在全真教派,这种印有个专门的词:尊神圣仙,专用于斋醮科仪时镇坛。
另有几方,全为道士印:其一《清和散人》,其二《一明山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