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造车变大白菜 (5/6)
其他汽车厂商的高端车型以及用于北方地区市场的车型使用。
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磷酸铁锂电池,别看其价格便宜,但是性能其实很不错的,其能量密度达到了两百瓦时每公斤,这个能量密度其实已经超过一些技术不太行的电池厂商的液态三元锂电池呢……
而其他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商的能量密度,普遍还停留在一百三到一百五六瓦时每公斤左右。
非要说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这电池的低温衰减比较严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磷酸铁锂电池就这样。
依靠这两种电池,宁代电池牢牢占据着第三方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老大的地位,其电池总产能仅次于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电池。
有着宁代电池这个动力电池供应商,威酷电子以及小蓝都能拿到不错的半固态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
然后智能辅助驾驶部分,这个更简单,智云集团那边直接提供全套的EYEQ技术方案,轻轻松松就能实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如果厂商有点野心的话,还可以采购PX终端算力平台自己研发算法去!
最新一代的PX终端算力芯片,基于智云微电子的第二代七纳米工艺,采用车规级封装,其性能虽然还不如海蓝汽车和智云集团合作研发的EYQ芯片,但是也没差多少了。
严格上来说,只要车企在人工智能领域里有充足的实力,完全可以根据这一款芯片,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可惜,他们人工智能技术不行,做不到。
然后各种传感器国内也都有,激光雷达海蓝激光那边有高端货,其他厂商也有一些中低端的,车规级摄像头这个更简单,国内供应商更多。
电机以及其他传统、刹车、能量回收等诸多核心零部件,国内供应商也有很多,而且有些第三方供应商做的也是相当不错的,有些也是海外汽车零配件巨头在国内的工厂所生产。
到了现在,国内的智能电动车的供应链其实非常成熟了,从高端再到低端的供应链一应俱全。
这也导致了,当下在国内造电动车其实挺简单的,市面上有人戏称,现在是个企业都能造车了。
有点造车白菜化的意思……当然,想要造的好依旧非常困难。
现在一般来说,有个几个亿的资金就能够研发出来一款还算不错的电动车,虽然几乎所有零部件都需要依赖供应商,生产也需要找代工,但是好歹是能搞了。
当然,能不能卖出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钱花多一些,比如有个几十亿的话都能自己打造工厂了,几十亿而已,很多所谓的新势力车企也能做到……
如果资金量能够做到一百多亿的话,就能够和威酷电子集团一样,搞出来一款很不错的智能电动车了以及配套的先进汽车制造工厂了。
不过单纯有钱也不行,因为还有一个造车资质的问题,大部分所谓的新势力厂商都拿不到独立的牌照,想要生产并销售,就需要挂靠牌照。
也有一些不差钱的新势力汽车厂商选择收购本身有汽车牌照,但是经营不良的汽车企业,间接获得汽车牌照。
威酷电子集团的汽车牌照就是这么来的,花费了不少钱收购了一家汽车企业以获得牌照。
——————
有了威酷电子集团在前头打样,大米后头加速进度,明年能够搞出来他们自己的智能电动车也是很正常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