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 (6/8)
Q4芯片,这两种芯片可都是采用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呢。
并且都是使用先进3D封装工艺进行生产。
这意味着,生产这三种芯片,需要和现在的S系列芯片抢用十纳米工艺产能,需要和AI6000显卡以及APO4600显卡抢用3D封装工艺的产能。
而这两种产能都是非常稀缺的。
此外还有机器人的手部以及足部里的密集传感器阵列,这东西也是技术含量非常高,当下世界一流水平的半导体传感器,生产制造需要非常优秀的工艺技术,需要智云微电子旗下的专业先进半导体感应器工厂进行生产,而这种顶级的半导体传感器制造工艺,产能也是为非常有限的。
除了这几个比较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很多零配件也都是技术含量顶级的产品,并且还都是属于定制类的零配件,供应链厂商那边连现成品的都没有,需要新型组建生产线进行生产。
说实话,如果不是智云集团的订单,这些供应链厂商们都不敢投入巨资建设这些顶级生产线的。
这种顶级生产线里的各种设备甚至技术人员都很贵的好吧!
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有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业务一家需要,如果机器人卖的不够好的话,他们得血本无归!
也就是智云集团面子大,供应链厂商们对智云集团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这才会在前期里投入巨资,专门给智能机器人搞配套研发、生产线建设。
然而即便如此,现在的大多供应链厂商,在智能机器人零配件业务里目前依旧还处于亏损状态……智云集团那边为了推广智能机器人,持续的降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以及售价。
这些缩减成本的压力,一部分是智云集团承担的,尤其是一些核心产品,比如算力芯片。
但是大量的供应链企业也承担了巨大的缩减成本的压力……智云集团的高级副总裁顾之明,三天两头挥舞着皮鞭,对着一群供应链企业不断的抽打,迫使他们想方设法,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大幅度降低成本。
至于靠着压榨工人来降低成本,这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些零部件成本里,人力成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头还是在于技术成本。
智云集团要求供应链企业,间隔一段时间就缩减一定比例的成本也就算了
问题是对零配件的质量要求依旧是非常的苛刻,丝毫不会进行变通。
供应链厂商为了给智能机器人进行配套,前期的研发以及现在的生产成本都非常的高昂。
如果就靠着现在的那几十万套零配件的销量,他们是无法收回如此庞大的投资成本的……得指望后续更多的订单才行。
不少供应链厂商的零配件报价,都是基于智云机器人能够在未来,达到年产量两百万甚至三百万台的规模来进行报价的……这样才能够摊薄现平均成本,不这么做的话,一个个零配件的价格都得贵上天去!
就和当初的原型机一样,初步预计的硬件成本就超过了八十万,加上其他制造过程里的成本,妥妥的上百万……根本没没法商用化,太贵了,销量会非常有限的,一年估计撑死了也就卖几万台而已。
不是机器人好不好,而是太贵,买得起的人少!
因此智云集团为了推广智能机器人,就拉着一大票供应商进行谈判,劝他们先把零配件的价格降低下来,让我先把机器人的成本拉下来,然后投向市场,并引爆市场。
至于赚钱,等未来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