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0 章 记者问答 (3/4)
\"刚才在门口说得不错。\"王海峰对李毅飞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既表明了立场,又把握了分寸。\"
李毅飞微微欠身:\"谢谢省长,是曹书记给了我这个机会。\"
曹大伟在王海峰身边的座位坐下,李毅飞则很自然地坐在了曹大伟身后的第二排。
这个座次安排很有讲究——既体现了对领导的尊重,又方便随时交流。
陆续有其他地市的代表到来。一位头发花白市长在经过时特意停下脚步,向李毅飞伸出右手:\"毅飞同志,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你的发言了。
说得很好,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转变转变观念了。\"
李毅飞连忙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看见胸牌上的名字说道:\"张市长过奖了,我们年轻干部还需要多向您这样的前辈学习。\"
落座后,李毅飞仔细打量着这个熟悉的会场。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设备调试,红色的幕布上悬挂着庄严的徽章。
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陆续就座,不时传来低声的交谈和翻阅文件的声音。
李毅飞注意到前排就座的几位部委领导正在传阅一份材料,从他们专注的神情来看,应该是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
右侧过道不远处,几位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正在交流着什么,不时能听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词语。
王海峰转过头来,对曹大伟和李毅飞说:\"刚才遇到发改委的同志,他们对水又市的试点很感兴趣。
会议结束后,可能会找我们进一步交流。\"
这时,工作人员开始分发会议材料。
李毅飞接过厚厚一叠文件,最上面是一份用红色字体标注\"内部资料,注意保管\"的简报。他轻轻翻开,里面汇总了各地报送的典型经验和突出问题。
在等待会议正式开始的时间里,李毅飞注意到一个细节:曹大伟和王海峰虽然看似在随意交谈,但目光始终留意着会场的动态。
每当有重要人物入场,他们都会微微点头致意。
这种不着痕迹的礼仪,是多年历练形成的素养。
李毅飞也学着观察会场的细节。
他发现,虽然会议尚未开始,但已经形成了几处自然的交流圈: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们聚在一起讨论产业升级,老工业基地的代表们在交流转型经验,西部省份的代表则更关注区域协调发展。
一位工作人员悄悄走过来,在曹大伟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大伟点点头,转身对李毅飞说:\"会议结束后,安排一个简短的媒体专访,你再重点谈一下35岁就业问题。\"
\"好的,书记。\"李毅飞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安排。
就在这时,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主席台上,工作人员已经各就各位,音响里传来试音的轻响。
李毅飞看了眼手表,距离预定开始时间还有五分钟。
王海峰整理了一下西装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