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1 章 工作逐步推进 (3/4)
两会”的监督权和议政权。
这一举动,再次赢得了人大、政协许多老同志的好感,也为《工作指引》的顺利推行,预先构筑了更广泛的支持基础。
常委会上,面对这份准备充分、逻辑严密、且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共识的《工作指引》,张乾州即使有心挑剔,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发力点。
他只能在个别条款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大方向上无法否定。
最终,《工作指引》顺利通过,并以市委、市政府联合文件的形式正式下发。
文件下发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执行。
李毅飞很清楚,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者阳奉阴违,也是一纸空文。
但李毅飞选择了两个点作为突破口:一是市民关注度最高的餐饮业恢复堂食;
二是对经济影响巨大的建筑业复工。
文件规定,餐饮企业达到防控标准后可申请恢复堂食,由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核查备案。
然而,文件下发三天,竟没有一家餐饮企业通过核查。
市场监管局给出的理由是“谨慎起见,严格把关”。
李毅飞没有直接批评市场监管局,而是让安排人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暗访了几家看起来卫生条件不错、也做了充分准备的知名餐厅,发现他们都卡在了“现场核查”环节。
情况反馈上来后,李毅飞立即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调度会,只有刘建明、市场监管局新任局长(原副局长,在李毅飞建议下调整)高波,以及督查办负责人参加。
“高局长,恢复堂食的政策,市场反应很热烈,但为什么没有一家通过核查?”李毅飞开门见山。
高波有些紧张,解释道:“市长,主要是担心万一出事,责任太大,所以同志们核查得比较细……”
“是比较细,还是故意设卡?”李毅飞语气平和,却带着压力,“《工作指引》里规定的标准很清楚,是你们局里参与制定的。
达到标准就应通过,这是依法行政。
如果觉得标准本身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修订。
但现在,标准没问题,执行却出了问题。”
李毅飞转向督查办负责人:“督查办介入,跟着市场监管局的核查组下去,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
督查办的介入,像一把悬着的剑。
高波额头冒汗,连忙保证:“李市长,我立刻回去整顿,严格按照《工作指引》标准执行,绝不打折扣!”
第二天,首批五家知名餐厅通过了核查,恢复堂食。
李毅飞特意在傍晚下班后,没有通知任何媒体,只带着办公室陪同人员,随机选择了其中一家,进去点了一份简餐。
市长低调“堂食”的消息不胫而走,极大地提振了餐饮行业的信心。
同时,督查办的报告也放在了李毅飞桌上,指出前期确实存在部分核查人员怕担责、故意提高门槛的情况,已督促整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