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全歼中国十余万精锐的李奇微豪赌!伍万里闪击江陵的破局点! (9/11)
; 他更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云龙——一个粗中有细、胆大包天却又每每能精准踩中战场节点的军事天才。
细细琢磨过怎么说最能帮助前线的中国志愿军又不会引发怀疑后,楚云飞带着令人信服的职业化分析口吻开口道:
“李奇微将军,范弗利特将军的方案,确属极其大胆的战略设想。
其核心在于捕捉并利用李云龙此人的两点固有特质。
其一,是其面对‘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如攻克春川后的追击时强烈的进攻欲念;
其二,是其主力部队一贯擅打穿插奔袭但后勤保障链条相对脆弱的客观情况。”
艾克尔博格将军指出的两大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必须正视。
风险之一,李云龙是否会如我们所愿,在攻克春川后立刻、且毫不犹豫地追击至预设包围区域加平,的确存在变数。
根据我与其多年交锋的经验,此人粗犷外表下,实有狐狸般警醒与狡黠。
若他感受到一丝异常,凭借其快速机动的部队特性,完全可能在春川稍作修整,待情报明晰再做下一步行动。
这足以打乱我合围的精密时间窗口。
风险之二,关于被围的‘十万中国精锐’可能的突围强度及方向。
客观而言,以目前情报判断,李云龙所辖兵团各部在富平里战役中均有不小损耗,后勤保障线本就漫长。
一旦粮道被彻底切断,其攻势锐气必然受挫。
但要指望他们短期内耗尽战力或轻易崩溃,则是巨大的误判。
尤其在其主帅李云龙指挥下,该部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寻求反击缝隙,以攻代守。
其‘临战指挥的灵活性’远超贵军惯常应对的模式。
若其选择集中精锐兵力,向预设拦截点中最薄弱的环节实施‘中央开花’式突围,并以其擅长近战夜战的部队猛烈冲击,其力量不可小觑。”
支持范弗利特的参谋们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艾克尔博格则微微颔首,似乎承认楚云飞分析的中肯。
然而,楚云飞语气陡然一转道:
“但是,将军。
从纯粹战场指挥官的视角来看,范弗利特将军的方案,虽如行走高空钢索,风险极大,却并非毫无胜算。
尤其在此次富平里战役造成我方东线巨大亏空的特殊时刻。
原因有三。
其一,时间与心理因素。
富平里大胜后,中国东线部队士气处于顶峰,各部信心爆棚,其指挥体系更容易产生‘敌已崩溃、宜乘胜猛追’的统一判断。
李云龙作为战术专家,对战役节奏的‘转折点’把握精妙,而此刻,正是其判定必须猛追扩大战果的关键心理节点。
这是人性,亦是战场规律,被富平里诱敌战法成功验证过的规律!
即便他存在疑虑,战机稍纵即逝的压力也会强有力推动其决策。其二,后勤短板。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