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汴京有宅 (2/4)
“对了,过两日又到十五了,你可是在佛前许愿的,点心可别忘了亲手做,那一整日婆婆我都给你做素食吃,可千万别自己偷摸去州桥夜市吃杂嚼尝了荤腥,对佛祖不敬!”
陈妈妈说着,就双手合十,虔诚地念了声阿弥陀佛。
但还未虔诚片刻,她又忍不住喜滋滋道:“我们闰姐儿当真是有孝心,为了你娘的病能痊愈,许愿一年里每逢初一十五都去大相国寺布施送素点心。这点真是像极了你亲婆婆,她当初也是尽心侍奉父母,孝名远扬,这才引来你翁翁遣媒求娶,你翁翁也是好福气……”
陈妈妈从前是卢闰闰婆婆的婢女,她夸起旧主人是没完没了的。
卢闰闰刚醒,哪能仔细听,边仔细刷牙,边含混不清的瞎应,蒙混过关。
好不容易混过这茬,陈妈妈又开始说起卢闰闰。
她唉哟一声,急得猛拍大腿,“祖宗哦,怎么还没醒神呢,莫不是昨夜又偷摸去瓦子玩了?
“你娘知道了可得骂你,她本来就怨我将你宠溺过头,你可别叫她晓得我又帮你将面盆牙刷子送进来。但你才刚醒,哪能在院子里吹冷风,养哥儿姐儿得精细些才是,你是不知晓,当初你翁翁婆婆是如何养你爹爹的。
“倘若你早些年生出来,哪能就和你娘用一个婢女,身边怎么也得跟着三四个婢女才是……”
一说起卢闰闰素未谋面的祖父母,还有卢宅从前的风光,陈妈妈是喋喋不休,没个停的时候。毕竟,陈妈妈是她祖母的陪嫁,后来做了她爹的乳母,一心向着卢家。
卢闰闰习以为常,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大致来说,卢家早两三代的时候是风光过的,有位先人,应是卢闰闰翁翁的翁翁中过进士,当过官,据说是正七品,还是在汴京,娶的妻子又持家有道,极善经营,挣下了这宅院并一份家业。
最厉害的时候,家里在马行街有四五间铺子,京郊跟外地还有许多田地。
可惜之后,后代再没出个厉害的读书人,尤其是卢闰闰翁翁的爹,没有文人的才华,连个举人都没中过,却有文人的讲究,爱玩弄字画,吃喝精细讲风雅,什么金贵吃什么,鲥鱼只吃月牙肉,羊头签只用羊两边脸肉,其他的都弃之不要,一盘得耗费两头羊。
所幸家业够大,叫他滋润了一辈子,挥霍到寿终正寝。
轮到卢闰闰翁翁的时候,就没那么好运了,只能勉强维持排场,内里已是捉襟见肘,铺子和田地都卖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娶卢闰闰的娘进门,为了脸面,他们铆足劲铺张,足足摆了三日的席面,成筐的铜钱散给乞儿,连祖传的字画都给当了。
不过,卢闰闰的翁翁婆婆在那之后,没两年便故去了,也算是荣华富贵一生,没受苦。
转过年,她爹也死了。
就轮到卢闰闰的亲娘谭贤娘当家,她当家的时候,能卖的都卖了,靠着嫁妆坐吃山空无非是等死,于是便把这三进的大宅院改了改,开了两道门,倒座和后罩房悉数租出去,有个长久的进项。
而且谭贤娘还有祖传的好手艺,托人在渤海郡王妃寿诞时献上了《辋川图》。
并非画出来的画卷,而是用瓜果蔬食,用脍、酱、炸等手法做出来的,初端上去时是亭台楼阁等分开的二十道,而二十道菜汇合,竟能拼凑出《辋川图》。
技惊四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