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05章 吉普赛人的战争 (3/7)

br />    由于拥有历史先见,以撒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把吉普赛人赶尽杀绝,松散的组织模式让他们根本不可能谋求民族独立或是裂土建国,实用主义的宗教思路和优秀的语言学习能力让他们至少能在信仰和语言上与普通罗马人达成统一,只要不添乱子,他们便无法对东罗马帝国造成任何威胁。

    在上一次的保加利亚战争中,一些吉普赛人向东罗马帝国提供了帮助,奥斯曼战帅韦利·马哈茂德战败身死,这为罗马人和吉普赛人之间的合作开了一个好头。

    战争结束后,以撒曾召集保加利亚的吉普赛部落来瓦尔纳城开会,与他们达成协约,在允许他们自由迁移的前提下,要求他们遵守东罗马法律,同时为东罗马帝国提供情报方面的支持。

    但是,吉普赛人实在太过松散,从来都是以几十上百人的小部落进行独立生活,各个部落之间交往不深,平时也没有太多联络,前来拜会以撒并与他签署协约的终究只是少数,大量的吉普赛小部落依然躲藏在人类社会边缘。

    行政机构扩充之后,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全国各地,针对吉普赛人的规范化运动在核心领土上开展,生活在城镇和村庄中的公民一旦发现吉普赛人的踪迹,都必须立马上报,行政人员和神职人员会在皇家骑警的陪同下找到一个个吉普赛营地,对他们进行登记,同时要求他们前往最近的大城市,领取仅有大区级政府才能颁发的合法通行证。

    为了缓和吉普赛部落和东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东罗马帝国的人文研究院和宣传部门也在中央的要求下进行了针对化宣传,试图澄清主流社会对吉普赛人的无端怀疑。

    首先便是民族由来,人文学者们根据吉普赛语和印度梵语之间的高度相似性,推断出吉普赛人原本来自于印度,那就一定是亚历山大东征与希腊化时代的产物,属于希腊遗民,和东罗马公民拥有同一个祖先。

    其次便是宗教,吉普赛人与希伯来人不同,对待宗教的态度十分随意,走到哪里便信奉哪里的宗教,东罗马境内的吉普赛人基本上都信东正教,同样是隶属于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同宗兄弟,不存在异端之说。

    至于所谓的占卜,星象等神秘学“巫术”,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西欧最尊贵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三世便痴迷这一套理论,梵蒂冈教廷也不可能带着十字军攻打维也纳,如果不去较真,基本上没人在乎。

    随后便是称呼,人文学者们认为,吉普赛人的自称“罗姆人”一定与罗马帝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议百姓尊重他们,将带有歧视意味的“阿金加诺人”改换为“罗姆人”。

    最后便是道德,农民和市民们常常指责吉普赛人喜好偷窃,其中一部分指控当然是有理有据的,但大部分指责都来自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成见,只要有偷窃行为发生,大家都一股脑地将罪名强行安在处于社会边缘的吉普赛人身上,从不管他们是否愿意。

    实际上,人们越是排斥,吉普赛人就越是贫穷,越是贫穷,偷窃之事便越常发生,甚至把一些原本不爱偷窃的吉普赛部落逼上对立面,最终酿成恶性循环。

    实际上,吉普赛人压根就不是一个团结一致的大集体,两个处于不同地区的吉普赛部落之间的差异,也许比君士坦丁堡人和迦太基人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至于西欧人对吉普赛人的其他指控,比如携带瘟疫和替东方穆斯林当间谍,这当然也是无稽之谈,东罗马帝国的城市卫生条令极其严格,已经很久没有爆发出大规模瘟疫,东方穆斯林更是被帝国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何来瘟疫与间谍之说。

    在一系列的宣传下,东罗马公民对吉普赛人的歧视稍有减轻,吉普赛人也能感觉到帝国中央释放出的善意,保加利亚的一部分吉普赛部落开始在帝国中央的劝说下定居在城市周边,同时不再保守顽固,允许部落成员与东罗马公民结为婚姻。

    但是,绝大多数的吉普赛部落依旧保持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归港惊雾 乾坤我为主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从村支书到仕途巅峰 桃源乡村小傻医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史上最强家丁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相关推荐:
全家战死,无敌的我杀疯了! 被读心后,全京城都捡我瓜吃 迟到不算晚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