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96章 地下城与勇士 (2/7)

其说是一次民族交换,不如说是一次宗教净化运动,希腊王国只要东正教徒,把说希腊语的希腊裔穆斯林赶到土耳其去,土耳其共和国只要伊斯兰教徒,把说突厥语的突厥裔基督徒赶到希腊去。

    卡拉曼尼人便是希土人口大交换的一部分,他们突然失去了家乡,前往素未谋面的“故土”,却又因为迥异的语言和文化遭到希腊人的歧视。

    当然,在21世纪,这些东正教徒已经基本融入希腊社会了,相同的宗教提供了优良的同化土壤,语言这种东西,改起来很快。

    原时空中,在希土人口大交换前,土耳其人已经系统性地屠杀了近七十万的希腊正教徒,但依然在几次交换中把约一百五十万的希腊正教徒赶到了希腊王国,其中大概有三十万为卡拉曼尼人,也就是卡帕多西亚基督徒。

    要知道,那时的土耳其共和国,可是仅有一千三百万左右的人口,希腊裔正教徒里有大量的工商业者和高等人才,他们的离去让土耳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停滞。

    由于中后期的奥斯曼帝国向来不干人事,统治几百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欧亚大陆平均值,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再加上宗教同化的影响,在15世纪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上,保持东正教信仰的居民人数应该超过两百万,除了已经被东罗马帝国收复的西部及北部外,另一个大型聚集区便是卡帕多西亚了。

    当然,由于以撒的干涉,穆斯林和基督徒的仇恨不断加深,在收复安纳托利亚西部和北部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希腊裔正教徒被运往北非和巴尔干,固守安纳托利亚中东部的突厥国家也在持续不断地驱逐希腊裔正教徒,高原内陆的基督教社区已经很稀少了,卡帕多西亚算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他们在部分地区占到了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部族,村庄和小镇,必要时刻能够拉出一支军队,卡拉曼贝伊不敢对他们太过苛责。

    由于脱离帝国掌控太久,又地处东部内陆,这些卡帕多西亚正教徒在文化传承上已经出现了断代现象,对“罗马”没有什么概念,已经基本融入了当地社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卡拉曼尼人与突厥穆斯林维持着和睦相处的状态,他们交错杂居,基本没什么冲突,卡拉曼尼人用更多的赋税和更重的兵役换取了穆斯林统治者的宗教包容,自从东罗马帝国退走后,几百年如一日。

    但是,东罗马帝国重新复苏后,情况又发生了些许变化,卡拉曼贝伊不再如从前那般信任他们,将那些本来居住在西边,被东罗马帝国赶出家园的穆斯林部族安插在基督徒聚集区附近,对他们形成监视和制衡。

    这些逃难过来的穆斯林可是见识过东罗马帝国的残酷手段,对基督徒这个群体产生了相当大的仇恨情绪,他们不愿像本地穆斯林一样接纳卡拉曼尼人,将他们斥为“希腊皇帝”的走狗,屡次挑起冲突,屡次激化仇恨。

    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虽然与几个突厥国家签署了停战协议,但暗地里的颠覆却从未停止,一些传教士开始从南边进入卡帕多西亚的基督徒聚集区,宣传罗马民族理念,宣传宗教神圣思想,宣传东正教的唯一皇帝。

    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边境线一说,人类活动范围局限于城市及乡村周围,想要派出一些行脚传教士简直是太容易了,尤其是对于卡帕多西亚这种本来就拥有着地方正教会的地区。

    除了教士之外,东罗马帝国还向卡帕多西亚派出了不少间谍和密探,他们往往会出现在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以各种方式挑拨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谋杀伊斯兰学者,向清真寺抛火油罐,往伊斯兰澡堂里扔猪油……无所不用其极。

    你不想反?不好意思,皇帝不允许。

    于是,原本较为和平的社会秩序逐渐崩毁,卡帕多西亚的宗教矛盾逐渐激化,卡帕多西亚的正教徒在东罗马传教士的牵头和穆斯林的压迫下开始诞生反抗意识,强大的外界压力迫使原本各自为政的基督徒社区团结了起来,为了信仰而战,也为了生存而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试问诸神今何在 都市修仙之仙帝无敌 重回80年代,我觉醒了猎人系统
相关推荐: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