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96章 地下城与勇士 (1/7)

      从天空俯瞰,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内部高原显露出一股荒芜之色,绝大部分地方都被代表旱地的土黄色与代表山脉的深棕色所覆盖,代表植被的绿色零散分布在山脉边缘和河谷低地之中,与北部,南部与西部海岸的大片碧绿呈现出鲜明对比。

    当然,这并不代表高原内部就如撒哈拉沙漠一样寸草不生,这里海拔较高,平均气温并没有那么炎热,河流湖泊也比较充裕,诸如安卡拉,科尼亚,卡拉曼等城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拥有成为中大型城市的潜力。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心是坐落于安卡拉与科尼亚之间的图兹大盐湖,这里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大量的盐碱覆盖在地表上,连游牧部落都不太愿意来这里放牧,也是整个高原唯一称得上“荒无人烟”的地方。

    中央盐碱地的西,北,南三面均有大城市分布,高山融水与春冬降水汇入河流,滋润大地,但盐碱地的东面就要差上许多,在古罗马著名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记载中,这片土地被称为“卡帕多西亚”。

    卡帕多西亚的具体范围一直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位于中央盐碱地到亚美尼亚高原的过渡区,北面是黑海沿岸的本都山脉,南边则是托罗斯山脉,自西向东,海拔逐渐升高,气候类型也从半干旱草原气候过渡为地中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卡帕多西亚的气候条件不如西边,南边和北边的海岸,土地也较为贫瘠,游牧草场广布,农耕条件算不上好,畜牧条件还算不错。

    卡帕多西亚地区的西南部,一支骑队正向西北方向徐徐前进。

    这片土地靠近中央盐碱地,北边是注入黑海的克里斯河,南边隔着托罗斯山脉与奇里乞亚平原相望,气候条件其实还不错,但却无法承载大量人口——这里的地质条件实在不太好,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很薄,养分不多,裸露在外的岩石和遭到侵蚀的峭壁到处都是,农耕地带狭小而零散,游牧部落也比较稀少。

    这片土地在名义上属于卡拉曼贝伊国,位于开塞利,内夫谢希尔和尼代三座小城镇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属于“三不管地带”,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很少与外界交往,甘于被世人所淡忘。

    这里道路不通,地形复杂,几乎没有游客,几乎没有商队,这支骑队走了半天,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碰上。

    他们的装束有些奇怪,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突厥牧民和土库曼牧民大体相同,但依然保持着一些基督教特色,他们的语言也十分奇特,像是希腊语和突厥语拼凑而成。

    这是卡拉曼尼人,一个生活在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奇特族群,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倾向于突厥人,但却保留着东正教的信仰,在卡帕多西亚这种遭到突厥穆斯林侵占长达数百年的地区,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关于卡拉曼尼人的由来,后世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没有得出一个定论,连卡拉曼尼人自己都不太清楚,也许是早先时期迁移到东罗马领土后受洗皈依的突厥部落,也许是在东罗马溃退之后留在当地的卡帕多西亚基督徒,也许两者兼有,由于相同的信仰和相同的遭遇而融为一体。

    原时空中,这群卡拉曼尼人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向奥斯曼帝国老老实实缴税,向奥斯曼苏丹老老实实效忠,有些人生活在开塞利这样的小城镇里,有些人则过着游牧生活,奥斯曼帝国前期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让他们保留了自己的信仰,保留了较为完好的基督教社区和基督教部落,当地穆斯林和他们的关系还算不错,至少没有演变为生死仇敌。

    但是,当时间进入近代后,民族主义开始爆发,奥斯曼帝国的旧制度步步崩溃,土耳其民族逐步建立起来,这些人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由于东正教的信仰,土耳其人不会将他们看做自己的同胞,尽管他们除了信仰,与土耳其穆斯林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后来,凯末尔的力挽狂澜击碎了希腊人的“伟大理想”,希土人口大交换的浪潮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这场交换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全球:每个月经历一次末日 假千金今天也没有掉马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前生遭人陷害,此世我用七元素改命 千域战尊 摆脱生子系统后她成了兽世主宰 兽世万人迷:小雌性靠生崽捕获兽心 二选一被弃?我改嫁冷面皇叔成娇宠 阴娘子 火影之我真不是宝可梦
相关推荐: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摆脱生子系统后她成了兽世主宰 兽世万人迷:小雌性靠生崽捕获兽心 二选一被弃?我改嫁冷面皇叔成娇宠 阴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