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阿索斯圣山 (3/8)
这些低级产业,而是近些天来蓬勃壮大的朝圣旅游业。
耶里索斯小镇本身并非圣地,也没有特别壮观的教堂,但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不错,东南方向便是利爪半岛的第三根利爪,阿索斯半岛,也称圣山半岛。
阿索斯圣山的神圣之处来自于圣母玛利亚,据说圣母大人在前往塞浦路斯岛的途中偏离航线,在阿索斯山上岸,对此十分喜欢,在请求儿子耶稣之后,这座半岛便成为了圣母玛利亚的后花园。
自公元十世纪以来,阿索斯山逐渐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宗教中心之一,这里地势险峻,远离世俗尘嚣,四面八方而来的东正教修士在山间建造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修道院,数量最多时足足有四十余座。
修道院中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古典书籍,古代信件,珍贵画作以及宗教经典,是东正教艺术史上的一座不朽方碑。
阿索斯山修道院自从创立伊始便拥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少东罗马皇帝都曾授予阿索斯修士完全自治权,他们组成了修士团体,共同管辖修道院事务,拥有自己的法律和规则,哪怕是东罗马皇帝都无法随便干涉。
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由于梵蒂冈教廷的约束,阿索斯山修道院没有遭到十字军海盗的破坏,这些人终究还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员,犯不着为了一片除了修道院什么都没有的土地触怒一大群人。
但是,当突厥穆斯林的铁蹄踏向阿索斯圣山时,过去的秩序立马遭到了挑战,奥斯曼人向阿索斯圣山征收了繁重的税赋,设置了严苛的规章,还罔顾最初的协约,纵容穆斯林海盗洗劫修道院的港口。
原时空中,阿索斯山修道院在奥斯曼统治时期迅速衰败下去,大量的历史文物被穆斯林海盗抢走,哪怕希腊共和国最终收复了阿索斯半岛,这座希腊半岛上最著名的东正教圣地也未能恢复十五世纪初期的荣光。
“西维斯,耶里索斯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朝圣的人群,你看,有新色雷斯土著,有罗马混血,竟然还有刚果黑人。”
帕切科笑着指向面向圣山画着十字的朝圣者。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得到进山许可呢?”
“这倒不清楚,但估计修士们不会让太多人进去。”
西维斯摇了摇头。
“我听说,修道院最初准备每天只接待一百人,逗留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在皇帝的强制要求下,修士们才勉强提升到了两百人,并允许朝圣者在圣山停留三天。”
“他们不接待除了正教徒之外的所有人,拉丁教徒,亚美尼亚教徒和科普特教徒都不行,他们还仅仅接待成年男性朝圣者,女人和小孩也不得入内。”
帕切科点点头,这项独特规则他也有所耳闻。
阿索斯圣山从创立之初便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大部分修士都是从小生长在修道院中,他们不问世事,虔心事主,八小时祈祷,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工作,要么耕种农田,要么绘制壁画,要么抄写典籍,他们只吃素食,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隐士生活。
或许是因为女性的进入会扰乱修士们的“道心”,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把一切尊崇都呈现给圣母,圣母玛利亚也就成为了阿索斯圣山中唯一存在的女性象征,除了捕鼠的猫和下蛋的鸡,他们甚至不允许雌性动物生活在阿索斯圣山之中。
这项特殊规则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卑贱还是高贵,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只要是女性便不准进入,甚至连东罗马帝国的皇后与公主也无法例外。
当然,他们只是过于严苛地遵守了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并非不近人情,如果外界出现战乱,修士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