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顿巴斯煤田 (4/7)
bsp; 在这个时候,马匹还是人类最重要的牲畜之一,数量很多,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濒临灭绝”的珍稀程度,赛马只是一项十分普通的运动,不仅民众喜欢,还能带来大量收益,肯定会有贵族富商愿意投资。
二十余年的马政让东罗马帝国的军用马和民用马从数量到质量都迎来了飞跃,北非军队选用上等柏布马,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则采用掺杂着阿拉伯马血统的阿纳多卢马,什么马匹适合拉车,什么马匹适合耕田,什么马匹适合骑乘……关于马匹的研究事业稳步发展,马匹选用不再杂乱无章。
当然,之所以东罗马帝国能够做到战马专用,主要还是因为东罗马军队中实在没有太多骑兵,对战马的需求量并没有匈牙利和法兰西那么大。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伊比利亚战争中,东罗马帝国也获得了不少隐性好处,成功从伊比利亚半岛弄来了大量的安达卢西亚马和不少培育马匹的专业人才,顺势在安纳托利亚西部开设了第三家官办马场——巴勒克埃希尔马场。
帝国马政的不断发展也让一直对此鼎力支持的诺塔拉斯家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家族的马匹可以从官办马场中得到更好的配种机会,也能共享研究成果,拉里萨大学新增设的育马专业的毕业生里,大概有四分之一会选择为诺塔拉斯效劳。
诺塔拉斯家族在育马上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方,知道该怎么在马匹尚且年幼时便估算出它们的成长资质,知道该怎么治疗马匹的各种疾病,也知道该使用什么办法来延长种马的发情时间,尼可丹姆斯从小便与马匹打交道,既是上好的育马师,也是优秀的赛马骑手。
1476年冬,东罗马政府继续扩充,虽然为了限制政府部门的权力,绝大多数新增编制都是下级事务官,以撒还是增设了两个内阁职位,马政大臣的职位便落在了精通育马的尼可丹姆斯的头上,他会代表皇帝统管三大官办马场与一众民办马场,顺便代管赛马事宜。
原时空中,由于尼可丹姆斯长相俊秀,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后,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看上了年仅14岁的他,命令卢卡斯大公将他送到苏丹的宫廷里充当男宠,卢卡斯大公宁死不屈,父子双双遇害。
现在,他们也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查士丁尼的右边则是一位戴着鼻眼镜的中年男人,他的口音有着浓郁的德意志特色,胸口同样是银质徽章,徽章上的双头鹰元素下则是两杆交叉起来的矿镐。
这是另一位新任内阁成员,来自德意志帝国萨克森选侯领的古斯塔沃,在矿业勘探学和矿业冶炼学上颇有研究,曾经带队前往新色雷斯的约翰内斯堡勘探萤石矿,由于技术过硬,脑筋死板,只在乎矿产,又加之没有什么人脉,是矿业大臣这个重要岗位的不二之选。
起初,富格尔家族和其他几个大家族也向以撒举荐了一些矿业人才,但要么技术太差,要么和世家贵族关系太深,矿业大臣油水太大,以后怎么样不太好说,至少现在不能全部交给世家贵族。
这一次,他们二人跟随查士丁尼一同前往哥萨克王国,也是携带着各自的任务。
“陛下,您这段时间的心情貌似十分不错。”
与沉默寡言的古斯塔沃不同,尼可丹姆斯倒是十分愿意与查士丁尼多做攀谈。
“那当然,我妻子生孩子了。”
查士丁尼喜滋滋地说道。
“是个女孩,我终于有女儿了。”
1477年2月1日,在漫天风雪中,伊莎贝拉在大皇宫中产下一女,由于比医生预计的出生时间早了一些,众人起初十分担忧,但女婴的啼哭声却非常嘹亮,在产婆的胳膊上四处乱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