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裴迪:寒门士子的诗路启程 (3/3)
                换源:
                
                    
                        
                            
                        
                    
                
                
            
                            从那以后,裴迪常常往返于长安和辋川之间。在长安,他依旧会递诗稿求仕,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结果;在辋川,他和王维一起写诗,把辋川的二十处景色都写成了诗,合称《辋川集》——那些诗里,没有长安的浮躁,没有寒门的委屈,只有山水的清幽,只有知己的默契。
有人问裴迪:“你一个寒门士子,不去好好求仕,天天往山里跑,不怕一辈子没出息吗?”
裴迪笑着说:“什么是出息?在我看来,能把山水写进诗里,能有个懂诗的知己,就是最大的出息——我这一辈子,不求当官,只求诗心不丢,山水不忘。”
公元797年,裴迪走完了他的一生,活了八十一岁。他一辈子没当过大官,没留下太多名气,他的诗,却像嵩山的泉水、辋川的清风,流传了下来。
人们读他的诗,能想起那个在嵩山草庐里冻得发抖却依旧写诗的少年,能想起那个在长安街头被人推搡却不放弃的青年,更能想起他和王维在辋川山水间,把酒言诗的模样——那是一个寒门士子,用一生的隐逸与求索,写就的诗路传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