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白居易的白月光:等一辈子的湘灵 (3/5)
好”,却成了白居易和湘灵的催命符。
陈母开始处处阻拦:湘灵来送菜,她故意说“家里有,不用你费心”,把人挡在门外;白居易想去找湘灵,她就说“你该读书了”,把他锁在屋里;甚至偷偷把湘灵送给白居易的布鞋、绣帕,全扔到了河里。
白居易知道后,跟母亲大吵了一架,第一次顶撞她:“娘,你怎么能这么狠心?那些都是湘灵的心意啊!”
陈母却哭了:“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现在怪我,将来会谢谢我的!”
湘灵也察觉到了陈母的态度,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去找白居易,偶尔在田埂上遇见,远远地跟他打个招呼,眼神里满是委屈。有次白居易在河边找到她,她蹲在地上哭,手里攥着被陈母扔了又捡回来的绣帕(绣帕上绣着并蒂莲,是湘灵偷偷绣的)。
“白居易,”湘灵抹着眼泪说,“你娘是不是不喜欢我?我们是不是不能在一起了?”
白居易心疼地把她搂在怀里,说:“别担心,有我呢,我会跟娘好好说,她会同意的。”
他心里知道,母亲的态度有多坚决,这份“好好说”,不过是安慰湘灵的话。
被迫离别:木匣里的绣品,那句“我还在等你”
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三岁。陈母为了彻底断绝他和湘灵的念想,做主给他找了个去江南游学的机会,逼着他离开符离。
“你必须走,”陈母把行李放在他面前,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去江南见见世面,跟那些文人雅士多交流,别总盯着家里的这点事。等你回来,我给你找个好媳妇。”
白居易知道,母亲这是要把他和湘灵分开。他跪在母亲面前,恳求道:“娘,我不去江南,我想留在符离,我想跟湘灵在一起。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考功名了!”
“你敢!”陈母气得拿起拐杖,就要打他,“你要是不考功名,就对不起你爹,对不起白家的列祖列宗!你今天要是不走,我就死在你面前!”
看着母亲决绝的样子,白居易知道,没有选择。他流着泪,收拾好行李,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要离开符离,离开湘灵,离开那个装满了他童年和心动的地方。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白居易偷偷溜到湘灵家院外,喊她出来。湘灵一看到他,就知道要出事,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你是不是要走了?”
白居易点点头,把她搂在怀里,声音哽咽:“湘灵,我娘逼我去江南,我不得不走。你等我,等我回来,我一定说服我娘,娶你。”
湘灵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木匣,塞到他手里,木匣上刻着小小的并蒂莲。“这里面是我绣的帕子和荷包,”她哭着说,“你拿着它,就当……我还在等你。不管等多久,我都等你回来。”
白居易接过木匣,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攥着他们俩的未来。“我一定会回来的,”他一遍遍地说,“你一定要等我。”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白居易就背着行李出发了。湘灵躲在村口的大树后面,看着他的背影一点点变小,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敢放声大哭。她不知道,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白居易坐在马车上,手里一直拿着那个木匣,不敢打开——他怕一打开,就忍不住跳下车,跑回符离。他看着窗外的风景,想起跟湘灵一起摸鱼、采野果的日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早点回来,一定要娶湘灵。
他没料到,这一去,等待他们的不是重逢,是更长久的分离。
多年的争取与无奈:母亲以死相逼,他终究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