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 26 章 (2/3)

太监郑顺眼见着皇上从不辨喜怒的面无表情,到渐渐的饶有兴味,尔后竟然挑眉拿起了原先压在这折子之下的另一明显更厚实的折子。

    羲和帝饶有兴趣的将厚折子细细看完,忽而哈哈一笑:“可也,可也,想不到现如今宗室竟然也能出有此见地之辈,难得,难得。这个文章写的不错。”

    真是难得,闲散宗室不事生产日久,一个个的就会要钱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读书的人都少之又少,好久没见到这么有想法的宗室子弟了。甚是不错。

    圣上御极已久,早就神威难测了,少有如此喜怒形于色之时,郑顺连忙捧哏凑趣:“恭喜皇上又得一良才。”

    羲和帝笑着摇摇头:“这裴逾明现如今也不过十来岁,年岁尚轻,日后如何还为未可知,说良才还太早了些。不过,以这小子现下年纪看,能写出此文也实属难得。”

    郑顺目光微闪,看来这裴逾明写的文章还真是对了皇上的胃口了。

    想想前些时候,忠顺伯府送的节礼,郑顺在旁不动声色的笑着奉承道:“宗室能出此人才,全赖皇上谆谆教导之功。话说,这裴逾明裴公子的名字老奴前儿个在翰林院那边仿似也听说过。”

    羲和帝闻言果然十分有兴趣:“哦,你在翰林院也听说过裴逾明的名字?”

    郑顺躬身禀道:“禀圣上,老奴前次去翰林院时,正恰逢遇到曹甫曹山长送信给翰林院王重锦王学士说些在外游历的趣事儿。里面正好提到了永寿的宗室裴逾明裴公子。”

    “呵呵,当时老奴听到王学士说起曹山长初见裴逾明典故,可是把老奴乐坏了。呵呵。”

    羲和帝被吊起了胃口:“什么典故?说来听听。”

    郑顺笑着将裴逾明当日所做的《芍药》诗背完,羲和帝听得哭笑不得:“这也叫诗?这臭小子,看他文章不错,怎诗写的如此狗屁不通?”

    郑顺笑着帮找补:“擅长写文不擅长写诗的人也是有的。许是老天爷见裴公子文章天赋太好了,为着长短相调计,特意让裴公子的诗赋差点儿意思。”

    羲和帝好笑不已:“他这叫差点意思?他这是一窍不通。行了,你接着说,能让曹甫那倔头特意写信说的,想来裴逾明不光是诗作的太差的缘故。”

    郑顺赶紧道:“可不是么。曹山长信上说,这裴公子诗赋一道十分平平,可文章作的却是耳目一新......”

    羲和帝听完郑顺的大概叙说饶有兴趣道:“哦,这小子另外还作有文章?拿来给朕看看。”

    很快,曹甫的请安折子跟裴逾明做的《芍药》文章一道送到了羲和帝的面前。

    曹甫的请安折子当然不仅仅是问安折子,里面详细记叙了近些年他与宗室的所见所闻。

    羲和帝看完,眉头一皱,这曹甫还是做御史的臭脾性不改,对宗室斗鸡走狗的闲散生活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同时又对闲散宗室的生活现状忧心忡忡,说闲散宗室很多人日子过的朝不保夕,儿女婚嫁都极为困难,如不尽快解决,长此以往将会是朝廷一个极大的桎梏。

    建议放开对宗室生产一面的管制,让他们可以士农工商、科举出仕,如百姓一般自立更生,减轻朝廷的负担,也使得他们可以报效朝廷。

    羲和帝轻轻敲了敲御案,这话已经好多人提过了。朝堂时时探讨对策不说,除外钦差以及一众地方官的折子上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比如方才看的元翰益跟倪振江等人的折子。

    也确实,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全宗都是舔狗,小师妹是真狗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破茧专家组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星际神考:华夏卡牌杀疯了 东风导弹车都开,你管这叫代驾? 不朽圣王 一人之下:十岁悟仙法震惊老天师 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重生七零成了残疾军官的心尖宠
相关推荐: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重生七零成了残疾军官的心尖宠 天州鼎 诸天从神雕娶妻赤练仙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