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吃螃蟹:电话销售(2\/4) (1/2)
林天盛脑海里不由浮现“电销”一词,是通讯网络成熟后,市场自然出现的新型获客手段。
在后世非常普遍,并且“电视购物”,“网络购物”,都是电销的发展方向。捞偏门的人,还会进行“电炸”,“催债”,“电赌”。
某些地区,还会发展出“电话点歌”,“电话女郎”等业务。在八零年代,港岛通讯市场刚起势头,就能想到电话卖方,绝对是个商业高手。
“获客率怎么样?”
林天盛刚问完,黎仲英便道:“很高,意向客户有百分之八,成交率在千分之五。”
“能配大哥大的人,都有点小钱,正好楼市火热,大家买房意愿都很高。本来没想买房的人,都愿意提供地址,收我们的广告单。”
林天盛立刻意识到,电销模式有希望把公司送房屋中介的头部宝座,那点通讯成本,微不足道。
当即拍板说道:“多招人,开通企业通讯,公司往后分两个部分,口才好,形象好的负责带看房屋,其余的就坐在公司打电话卖楼。”
“至于豪宅交易,专门交给一个小组负责。记得定时整理话术,增加成交率。”
黎仲英只是试着在做电销,初尝甜头,还没成体系,听见“话术”两个字,表情惊讶:“明白了。”
把话术整理好,狠抓客户心理,增加成交率不说,还可以缩短雇员的培训期。
招几个古惑仔往工位一坐,拿起电话,照着本字念,十万,八万佣金就入手。
没口才直接淘汰,附加超额奖金,激烈的竞争,将带来巨额收益。
“老板打电话的人好招,电话号码不好找。”黎仲英以极快的速度,领悟到大老板的策略,但抛出一个难点。
为什么,市场上,还没出现中介电销?
因为,电话投注,电话应召,电话买股,都系客户主动打电话给机构。卖方打给买方,进行陌生电话销售的模式,最大难点在于电话号码的获取。
当下港岛的电话业务,由港岛电话公司持牌专营,怡和集团持最大股份。
用户号码是公司商业机密,不可能对外公布。可商业上,没有钱搞不定的事。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还是高度机密呢。
“电话号码,我来搞定。”林天盛吸着雪茄,语气沉稳,心知是电销的风气没打开,暂时没人砸钱往电话公司使力。
既然打算吃这块螃蟹,那花钱打通渠道,是必付的成本。
黎仲英小客户一个,电话公司懒得鸟他,受挫过两次,闻言精神振奋,开心道:“有电话号码,半年内,公司每月佣金收入,肯定能超百万港币。”
百万港币讲起来大,实则仅是二三十套普通住宅的佣金,为什么,一代代人追逐创业,总爱追忆朝气蓬勃的上升期?
因为,那个年代,失败一世无所谓,抓住一个机会,便可翻身做大!
“有脑袋,活该你挣钱。”林天盛绕出办公桌,把雪茄碾灭在烟灰缸,盯着黎仲英道:“好好干,业绩达标,送你五个点期权。”
黎仲英心脏狂跳,没料到大老板如此豪爽,连忙道:“我一定把握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