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遭遇战(3) (3/3)
换源:
装的坦克和装甲车距离D连阵地五百米左右,已经要展开成作战队形了。
“不急,再等等。”德内尔伸手安抚住躁动的士兵。
德国佬离开了公路,在野地里展开了作战队形,由于灌木的遮挡,他们马上就要消失在高射炮的瞄准环中。
“开炮!”德内尔大声下令,他的声音立刻被震耳欲聋的防空炮轰鸣声吞没了。
————
法国1939-40年摩托化步兵师的理论炮兵编制(实际会有缩水,甚至腰斩):
轻型炮兵团,下辖轻型炮兵营*3(共36门75mm级别火炮,通常是上次大战遗留的施耐德“75小炮”) 师属防空炮队(25mm防空炮*6) 师属反坦克炮队(47mm M1937反坦克炮或 75mmM1897/33反坦克炮*8)
重型炮兵团,下辖中型炮兵营(12门105mm 级别火炮,型号不固定) 重型炮兵营(12门155mm火炮,型号不固定) 师属防空炮队(25mm哈奇开斯1938或1939年型单管防空炮*6) 师属反坦克炮队(47mm M1937反坦克炮或 75mmM1897/33反坦克炮*8)。
另据资料显示,法军的师属炮兵中的“师属”含义并非是“师直属”,而是与独立炮兵相对的概念。被编入师中的炮兵统称师属炮兵(artillerie divisionnaire),独立从属于总参谋部或各军团的炮兵部队属于独立炮兵(没有divisionnaire的后缀)。
由于法军指挥机构的迟钝混乱,有大量的独立炮兵部队在法国战役中被遗忘在战场的各个角落,部分直接投降,也有少量可敬的官兵选择在联络终止、补给断绝的情况下抵抗到最后一刻,但我找到的资料并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
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