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九十八章 下山 (1/3)

      清晨,是甘泉山最美的时刻。

    东方渐露的曙红,将远山近水装扮的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不一刻,陇原与青天连接处,燃烧起玫丽的朝霞。

    于是,那山、那水、那树全都染上了一层酱紫色,在晨风中迎接那不凡时刻的到来。

    终于,太阳像一颗成熟的蜜橘,跳出云海,跃上山头,瞬间,整个天地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坐落在甘泉山南麓的甘泉宫,宫殿依坡而建,站在坡上,便可以望见红墙碧瓦的殿堂鳞次栉比,环抱它的甘泉山,虽没有南方山水的钟灵毓秀,却因这黄土而具有苍凉厚重的气韵。

    “据说当年秦始皇就为它的起伏逶迤和厚重苍翠而沉醉,遂在这里建造了林光宫。”

    吾丘寿王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不无叹息道:“这轮红日,照着大秦,也照着大汉,不知还会照着什么?”

    “上君同意了陛下南巡?”董仲舒望着绵延数里的琼楼迭翠,虽是疑问的话语,却充满了肯定。

    “答应了,又不完全答应。”

    “什么意思?”

    “上君要求陛下,所到之处,要上下求索,详观民生疾苦,而后编辑成书,交由天下人论断。”吾丘寿王面无表情道。

    董仲舒身形一颤,沉默了一会儿,“上君的意思,是要陛下每到一地,便写一道罪己诏?”

    陛下即位二十载,亲政十五载,而大汉的剧变,也是在这十五年中。

    一边穷兵黩武,一边大兴土木,加之天灾人祸不断,已然是民不聊生。

    从地方到朝廷,只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营造着承平盛世的假象。

    陛下不是昏君,对这一切肯定有所预感,但只以为是“一点点”的差距,所以,陛下想象中的大汉,和现实中的大汉,是天与地“亿点点”的差别。

    关中的百姓,勉强还能活着,而中原、关东的百姓,就有几分饥不择食了,至于南域、北疆的百姓,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

    而为了避免上君,丞相府,南、北二军的过度反应,此次南巡的地方,基本都在帝国的边郡,换言之,是大汉比较穷苦、最为穷苦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观人间,看什么?

    人大饥,易子而食?

    董仲舒原计划是陛下一路疾驰,逢山涉水时便祭,中遇祥瑞,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就返回长安城,让陛下向上君讨要国政。

    现在,多了个“任务”,要深入民间,根据百姓生活,书写心得体会。

    不仅巡游时间会增加数倍,而且,那些民生疾苦能写吗?

    要知道,孝文帝、孝景帝的盛世,文景之治,是有不少水分的,再加上陛下这十数年来对整个大汉的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如果以暴政二字形容陛下过去二十年的统治,都是对暴政二字的侮辱。

    陛下的暴君之名,恐怕立时就要超越始皇帝,直追桀纣二君而去了。

    更关键的是,这还不能写假的,因为,这不光后世的人会看,今世的人也要看,造假,顷刻间便会被揭的底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病毒王座 仙道九绝 抗战:李云龙!你管这叫一个团? 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寒门科举王 秦时:悟性逆天,开局拜入天宗 民国黑旗军 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假太监征服女帝,从长生不死开始!
相关推荐:
仙道九绝 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 寒门科举王 秦时:悟性逆天,开局拜入天宗 民国黑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