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圣 (2/5)
在胶西国那三年,他面临过无数次来自胶西王的刺杀,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只是回头望见来时路,才惊觉自己走了那么远,等到了太子储君为了正统法理烦恼时效力脱身的机会。
两人之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死之仇。
又是一阵沉默,公孙弘长嘘一声,“是啊,有人死在我的手上。”
在这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不少人都死在他的手上,也有一些人因为他才活下来,没有什么对错,只有立场不同。
董仲舒的书生气,公孙弘很羡慕,也很安心,这样耿耿于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威胁的人。
“仲舒,你为何而来?”
“奉陛下旨意,问相国何时还乡。”董仲舒说道。
他不得不承认,公孙弘的政治手腕,中朝无人能企及。
不论是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很难让这位布衣丞相倒台。
都是公羊家,招数都一样,在陛下势弱的今天,想扳倒公孙弘是不太能做到的。
那就只能让公孙弘自愿离开。
公孙弘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我并无致仕之念,愿在相位终年。”
“陛下愿保平津侯府富贵绵长。”
一位刻薄寡恩的君王,竟能开出这样的条件,在中朝官吏看来,这非常不易了。
但在公孙弘看来,就显得有些可笑了,陛下连自己都快保不住了,却承诺他人之族富贵绵长,且不说他有太子储君的许诺,就是没有,陛下的口碑,他也信不过啊。
“有陛下诏书在此。”董仲舒取出皇帝诏书,上言很简单:“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虽然没有明写“死罪可免”,但大意是如此。
这下。
公孙弘可笑不出来了。
但不是心动,而是心惊肉跳。
当年窦婴的死,他是亲眼见证的,窦婴、灌夫和田蚡交恶,被田蚡抓住把柄下了狱,为了救灌夫,也为了救自己,窦婴道出家中藏有汉景帝遗诏。
这本该是救赎之物的东西,却最终导致了灌夫被灭族,而窦婴,也被以“伪造遗诏”族诛。
因为在尚书署中,并没有该份遗诏的存档。
根据大汉律法,皇帝诏书必须一正一副,必须存档,而没有副本存档的遗诏,即为伪诏。
在窦婴死后,朝野上下就有诸多猜测,但基本是三种,第一种,窦婴伪造,第二种,汉景帝没有存档,第三种,尚书署存档被毁。
第一种不太可能,窦婴以先帝遗诏是为了自救,不是为了要将全族性命搭建去的。
第三种也不太可能,当时王太后和丞相田蚡是势大,但也没有达到能毁掉先帝遗诏的地步。
第二种可能性是最大的,遗诏没有存档。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汉景帝忘记存档,另一种是汉景帝故意没有存档。
这么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