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积德 (1/3)

      义纵逃回了朝班。

    就关东盗情之事,上君的态度越发清晰了,而那,正是中、外两朝公卿、将军、列侯、宗室大臣不敢触碰之地。

    无声的叹息,席卷了整个宣室殿。

    丞相公孙弘想起了上君当国之日的交谈,上君交托了他三件事。

    一批竭诚拥戴改革之士,一批无惧权贵唯法是从之人,帝国的钱粮。

    现在,三件事都达成了,关东盗情的出现,又是现成的引子。

    公孙弘知道,拼命的时候到了。

    年迈的丞相缓缓扶着绣墩站起,笼盖四野的气势扑面而来,凝声道:“三公、九卿以外,请诸君至宣室殿外静听。”

    从政治诞生以来,历朝历代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关键转折不开会。

    帝国大政方针转变。

    按照循例,仅上君、大将军和他三人商议决定,御史大夫和其他卿大夫、将军、列侯、宗室大臣是没有参与资格的,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上君是个宽仁的君主,这才给了卿大夫参与资格,给了其他朝臣旁听资格,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帝国大政方针转变具体内容和君、相态度,省了以下度上。

    但这也给公孙弘、卫青更大的压力,新政必须无错无缺,不然被人利用,给帝国造成重大损失,就必须要他们来承担责任。

    为何官吏总是喜欢含糊其辞,这是保护自己的手段,含糊不清的越多,给自己留的余地也就越多,万一出了事,才好把罪过都甩出去。

    摆上廷议,就没有余地了。

    公孙弘从来不是优柔寡断的人,既然无法给自己留余地,也就不打算再为所有人留余地。

    刘据颔首。

    绛伯立刻高声道:“诸臣出殿!”

    两班朝列自三公九卿以下,依次退至宣室殿外。

    静默在原地,聆听着大殿里传出的金玉之音。

    “数月之前,我与上君在北军之中,就兴国之事有过交谈,上君曰:‘以民为本’。”

    公孙弘的声音清晰无误传入所有人的耳中,两班朝臣不约而同地抬首,露出了一个又一个惊疑的面孔。

    这个“民”,指的是他们,还是庶民?

    “上君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无数双眼睛黯淡了下去。

    是老百姓。

    上君竟能说出,帝国必须以存恤百姓为第一要务的话,不惜比喻刻薄百姓犹如割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却死了。

    这是在说,老百姓才是立国之本?

    那他们呢?

    “是以,上君言:‘今日之汉家,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民生怨心,何以强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游戏入侵:我有一万种天赋 神级破案群:我真不是神探啊! 剑帝 鸿蒙造化图 我一个古董店长,会点法术很合理 一家三口穿年代,不做圣母不扶贫 重生年代:娇美人大嫂拒绝营业后 阴当 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相关推荐:
游戏入侵:我有一万种天赋 一家三口穿年代,不做圣母不扶贫 重生年代:娇美人大嫂拒绝营业后 阴当 女配一心求死,反被疯批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