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写信的人 (1/3)
“完了,完了,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塌了...跑,快跑啊!!”
一群本想趁着过年村民们都在家里守岁团圆没工夫看着他们的知青们,想要在这个年前把他们私下里谋划的挖渠工作完成。
眼看着就差最后一截了,大家的心里越干越有干劲,心中也对回城或者进城换正式工作的事情充满了希望。
要知道,当初县城里面的领导和大队长陈明本来就是要把开渠建桥的任务交给他们这群从不同城市下来的、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知青们的。可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开始是谢宴止的父亲强烈反对他们的建设方案,后来碍事的人出了意外死了, 本来工程就要落定,工程款也即将到他们自己的手里时,谢宴止居然一声不吭的把策划书和图纸直接交到了哈市的相关市领导手里。
谢宴止的方案省钱省力,那帮子领导干部们本来就抠门,看见谢宴止的方案能节省将近一半的工程款,忙不迭就签字授权。
谢宴止一个人的企划案,让所有知青的愿望都落了空,大家对谢宴止本来就不满怨怼,谢宴止居然还上门来找他们一起干工程。
原本的方案策划主力徐成功带头把谢宴止给赶了出去,工程被抢了,他从总负责人变成了一名工人,其中的差距是徐成功所不能接受的。并且大家都知道谢宴止一家是从沪市被下放过来身上带着污点的,就更加不能服从这样的人的指挥了。
谢宴止形单影只,徐成功和知青们本来想要等着谢宴止找不到人之后知难而退,顺便把这次工程任务“物归原主”,还给他们。
谁知道谢宴止竟然找到了村里的马家,马亦川那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小子竟然还组织了一大群马背村和临近几个村的村民们成立了一条新的建设队伍,甚肢马家还动员了马村长,打开了马背村的粮仓,就为了让这些来搞建设的人能保证吃饱饭,吃好饭。
这年头能吃饱已经算得上是奢侈了,马背村的物产丰富,人也勤快,所以能在保证吃饱的情况下还能储存粮食,马背村的人也都是拧成了一股绳,大家一心只想共同奋斗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下知青们的愿望就彻底落空了,但他们也是“团结”的,对于以谢宴止马亦川为首组织着村民们开渠的事情,知青们一边强烈反对,一边往上头写举报信。
上头倒是真的下来了几个人,可马背村的村民们太过于剽悍,居然把领导班子都赶跑了,顺道的,还把之前他们自己盖好的预备给知青们做宿舍的房子给统统收了回去。
知青们再不服气也无计可施也只能忍着, 从上面下乡的知青们都是带着户口一起被调过来的,闹得再凶可能饭都没得吃了。
所以这才有新的宿舍楼是他们自己盖的,盖的少不够分的情况。
大家失去了开渠这个工程项目,又拒绝了谢宴止的邀请,后来还把村里给他们免费住的房子发的粮食给闹没了。
在这个大冬天能做的就是去采石场跟着那群货真价实的劳改犯们一起采石头,这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干了半个月,大家对徐成功都很有怨言。
徐成功的心里也委屈死了,这个领导一开始也不是他想做的,大家伙是看着他有建筑学的文化证书就纷纷簇拥着他当上来的,要说费心费力,他比知青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多。后来闹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这帮子知青们一个比一个傲气,是大家撺掇着他他才出这个头的。
后来不知道是谁,大半夜的给他床头放了一封信,上面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让徐成功和知青们不要放弃开渠建桥的工作,顺带着的把谢宴止的图纸都附上了。
徐成功一直找不到这个人是谁,原本也是不敢贸然行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