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燃烬 (2/3)
一句话:“若有机缘,请你去绍兴镜湖……给我撒把土……我想家了。”
说罢这句话,这位行医数十载的杏林泰斗,缓缓闭上了眼睛。
火舌卷着碎木,掠过他垂落的白发。
听着吴桐的脚步声在浓烟里渐远,恍惚间,他似乎回到了六十六年前,绍兴老家的那个梅雨季。
门外垂柳在细雨里轻晃,父亲医馆的雕花木门“吱呀”一声推开,六岁的自己正攥着半张写满歪扭字迹的药方,躲在爬满紫藤的月洞门后。
掌心的玉珏还残留着吴桐体温,王太医的指尖却慢慢变得凉透。
他看见记忆里的父亲蹲下身,接过那页小小的药方——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淡豆豉三钱、葱白两段、生姜一片”,是给巷口染了风寒的李婆婆开的。
父亲常说行医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亵渎,小小的他原以为会迎来掌心的戒尺,然而下一秒,他就被父亲温暖的手掌抱进了怀里。
“脉案虽简,却暗合《伤寒论》护中焦之要。”父亲举着药方转身大笑,往他嘴里塞了一块甜甜的麦芽糖:“好你个小小稚童,竟悟到了药食同源的妙处!我王家后继有人了!”
那晚,父亲特意在他的药方底下,画了颗歪歪扭扭的小星子,说他是一颗冉冉亮起的北斗。
自此之后,他一生痴迷医术,从未娶妻生子。
他视族中眷亲孩童如同己出,每逢归家,他总会留下大堆医书,并且一改往日雷厉风行的霹雳做派,不厌其烦的给后人们讲授脉案方剂。
此刻火场中传来木梁坍塌的巨响,王太医干涸的眼角忽然滑出一滴泪——原来自己穷尽一生追逐的,从来都是父亲当年掌心的温度,和那纸页上稚嫩却滚烫的医者初心。
弥留问心,有憾无愧。
“父亲……儿来了……”
王太医的头无力垂向胸口,悄然仙逝。
烈火冲进暗道,吴桐正顶着浓烟,摸索墙壁艰难跋涉前行。
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随着大火烧酥了暗道入口的墙砖,原本就简陋的暗道再也支持不住,轰然垮塌。
紧接着连同一起坍塌的,是整座太医院!
太医院通心柱断裂的轰鸣震得整条街都在颤抖,蓝朔楼刚拔出肩头插着的箭簇,抬头就看见冲天火龙将夜空烧成炼狱。
飞溅的琉璃瓦如陨星坠落,在他铠甲上撞出点点火星。
“牛鼻子——!”嘶吼扯裂喉管,他踉跄着扑向火场。
断箭在血肉里搅动的剧痛此刻都成了虚无,满眼只剩那具被压在焦梁下的残躯——鹭鸶补子在火中蜷曲成灰,半块玉佩从焦黑的指骨间滑落。
“大功告成。”死士头领看着眼前映亮天际的烈火,默默叨念一声。
他正欲抽身离开,蓝朔楼突然暴起,他拾起染血的铁锏,奋力脱手掷出,精准砸在他的腿骨上!
他发出一声极凄厉的哀鸣,栽倒的刹那,蓝朔楼已如疯虎般扑上,十指生生抠进对方肩胛骨缝。
两人滚进未熄的火堆,蓝朔楼的后背压着灼红的炭块,立时皮肉被烧得吱啦作响,焦糊的恶臭里混着血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