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咸口灵丹,椭圆的“大象”(4K) (3/4)
空中交织成一片片短暂存在的、炫彩熠熠的霞光云霭,跟更远景的大气层高处被巨大天体扫过激起的浅橙色气辉彼此相融,仿佛增添了一抹幻境般的色彩。
被熔化的岩矿并未飘散,而是在无形阴阳气场的引导与控制下,被缓缓拉伸、延展、锻压,逐渐勾勒出一个略显朦胧的薄壁圆筒雏形:长约九千米,直径超一千八百米。
这正是奥尼尔圆筒的初期形态,旨在最终成为一个巨大、自给自足的人造世界,通过绕中轴旋转以模拟重力,内壁将铺就土壤、承载山川河流、构建城市与田野,成为数十万人自给自足、迈入星海时代的新家园。
当然,此刻它仅是一个被烈焰勾勒出的、空洞的陶瓷骨架,远未达到可居住的状态。
以4179号小行星的物料储备,打造百来个这样的圆筒,可以说不在话下。
不过,根据赵青和施夷光的规划,既然已经成了如此椭圆的轨道,偏心率惊人,那么保留它的大部分质量,充当太空电梯般的作用,和动量交换绳配合,输送人员物资,或许更为合适,起码能节省七成的燃料。
超过数十万具闪烁着淡金色光泽的剑丹化形傀儡——被称为“小金人”——构成了施工的主力。
它们不知疲倦,在星体表面、舰船内外、以及建设中的巨构之间沉默而高效地忙碌,协调着这庞杂的工程体系。
其间亦可见少数身着轻型防护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代表,他们在观光舟或气场的庇护下,或在安全平台上记录数据,或在小范围内进行着实地考察,脸上交织着震撼、敬畏与难以消化的困惑。
“乔治!你还记得三个月前,NASA监测到这颗小行星时发布的预警吗?‘潜在灭绝级威胁’、‘千年一遇的撞击风险’……可现在呢?它竟成了被拴在院子里的大象。”
一位头发花白的欧洲科学家,正通过安全索固定着自己,对身旁的M国同行低语,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知是源于恐惧还是兴奋。
旁边的M国同行乔治苦笑一声,调整了一下头盔内的麦克风:“伙计,现在争论这个没用。五~角~大楼的秘密听证会开了十七次,最后发布的声明还是‘未知自然引力异常’。你看那边——”
他抬手示意不远处几个正在调试光谱仪的东方面孔,“他们国家的科学院发了篇论文,标题是《论近地小天体轨道演化的新范式》,通篇公式,一个字没提‘捕获’或者‘人为’。”
另一名俄~罗~斯工程师,亦面色复杂地凝视着那正在被“剥皮抽筋”的星体,喃喃回应:
“还记得华盛~顿邮报的那篇文章吗?哦,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不负责任的、将全人类置于未知风险的超级恐怖行为’……”
“但私下里,每个有能力的机构都拼命想把自己的人塞进这次的‘参观学习’名单。看那边,连印~度都派出了团队……谁能拒绝亲手触摸‘末日’,并把它变成‘家园’的机会?”
“尽管这个家园的轨道……实在令人寝食难安。”
“恐惧与贪婪,一如既往。”
乔治轻叹,“无数人一边惊恐指责‘差点就撞上了!’、‘毁灭性的疏忽!’,一边开始称她为‘那个掌控了战神(图塔蒂斯)的女人’……既怕她下一步想捕获什么,又无比渴望这种力量。”
“看看那些‘小金人’的效率,看看那初具雏形的奥尼尔圆筒…这技术飞跃,足以让任何国~家愿意冒巨大风险与之接触。”
附近,一位中~国籍的工程师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同行介绍:“……对,能量引导是关键。他们似乎能直接利用恒星星光或某种……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