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元气地理学,多重循环(4K) (2/4)
/> 战摩诃也思索着道:“而七境搬山的宗师,想要把如山般的元气压缩至真元之内,亦循显此性。”
“把大量真元灌注入一个密封、绝灵的容器,可以把后者撑爆炸开;把大片区域的空气抽离,让修行者处于其中,其人便会觉得真元有着向外逃逸的趋势,极易失控……”
“修为越高,修行速度却无法像力量、真元容量上限那般大幅增长,以至于破境时间越来越长;成群结队的低阶修行者,可以反向争夺宗师附近的天地元气,也是这个原因。”
“正确!”
赵青点了点头,随手掏出了几根气压计和相似的另一种仪表,递给众人供其玩耍,下定义道:“灵压不止是修行偶尔提及的概念,更是可实际测量的客观数值,代表着元气自发流动趋势的强弱。”
“跟一般的空气和气压不同,灵压不仅取决于元气的浓度与环境温度,还深受‘活性’这一因素的调控:简单的来说,就是阳属性元气在炎炎夏日下,活跃度升高,虽因高温气压下降,浓度亦变低,可总灵压却是大涨。”
“阴属元气则恰恰相反,于雪原冰川中不但更为沉凝、浓度上升,活性亦随之攀高……”
“天脉行气,罕有土行,皆为金、木、水、火之象,对应着少阴、少阳、太阴、太阳,能令其激发、活跃的征候,各有其倾向、德化、政令、应象,比起单独的阴阳两仪之别,又复杂了不知多少倍。”
“考虑到天地寰宇之中,元气的种类浩繁,可不断细分,最终以十万、百万计,完全就是个混沌无序的系统,世间并不存在一种能彻底描述它们内部特性的理论,但从波与场融合的整体视角,依旧可以归纳、解析……”
“理论上,每一类元气都有着独立的灵压,可在区域性元气法则的束缚下,通常仅阳性锋、阴性锋可具备大尺度上的意义,所谓灵压锋面,就是这两种灵压的等值线高度密集的、倾斜的交界面,一个狭窄的过渡带。”
“听上去很容易理解,”拓跋无愁试了试手中的灵压计,不由得感叹:“只是把修行者出手时带动的灵压变化,尤其是刀气、剑芒,给放大到了自然气象的角度。”
“灵压锋面两侧,往往盘踞着两个法则倾向性迥异的元气团,比方说,冷干沉凝的阴属团块与暖湿轻浮的阳属团块,又例如,一冷一热两个阳属气团,等等……”
赵青顿了顿,继续讲解:“依循着最基础的碰撞效应,冷而重的元气团总是会强烈楔入暖而轻的元气团下方,迫使后者抬升,在接触面形成强烈的‘锋面辐合’!产生大量的气旋、反气旋、湍流脉动等现象。”
“若是同属性的气团,便可形成一处暂时的修行‘福地’;若是对立属性,在阴阳相冲之下,锋面交错而过,少量元气互相反应,剧烈释放能量,就会爆发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这就是此界整体上的气候上跟地球相似,但局部颇有差异,且极端天气影响增大数倍的原因。
“某些大宗门、王朝掌握的仙峰、灵谷秘地,未必蕴有多么高阶的灵脉,可天地元气却自然聚拢、富集,流转不息,便是因其特殊的地势结构,能够相对稳定地锚定、吸引或生成有利的灵压锋面交汇点……”
拓跋无愁若有所思:“原来如此……元气并非均匀分布,其丰沛与否,受这诸多天脉与阴阳锋面操控,如同江河汛枯。若能掌握其规律,趋利避害,自可事半功倍。”
“然也。”
赵青微微一笑,伸指点在了那几条色泽深郁的环流圈带上:“在更大的层面上,灵压差同样是主天脉自我维系、长久存在的原因。”
“赤道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