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门大比,青禾破境 (2/4)
>
沈砚深吸一口气,走上测灵台。他将手掌按在测灵柱上,一股灰黑色的灵力猛地涌入柱体。测灵柱剧烈震颤起来,顶端的光芒忽明忽暗,最终勉强停留在聚气七层的刻度,只是那光芒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黑气,如同美玉上的瑕疵。
“聚气七层……灵力纯度……中下品……控御力……劣!”执事皱着眉念出结果,声音里满是嫌弃。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同样是七层,差距也太大了吧?”“你看那黑气,怎么看着像邪门功法?”
沈砚猛地收回手,转身就走,脚步踉跄了一下,后背的衣衫竟已被冷汗浸湿。他能感觉到体内的灵力在疯狂冲撞,那是强行用黑色晶石催逼修为的后遗症,根基虚浮得像随时会崩塌的土墙。
大比第二日,是理论问答。考场设在藏经阁的露天讲堂,数十位白发长老围坐成圈,中间摆放着数十块刻满考题的玉简。不同于外门的死记硬背,内门的理论考核更看重对修行本质的理解。
“云澈,”一位负责讲授丹道的长老拿起玉简,“《百草经》有云‘赤焰草性烈,需以寒冰泉中和’,但若寒冰泉稀缺,可用何种灵草替代?其原理何在?”
云澈略一沉吟,朗声道:“可用‘玄水藤’的根茎替代。赤焰草性属火,寒冰泉属水,是以水克火;而玄水藤生于阴湿之地,其根茎蕴含‘润灵之气’,虽不及寒冰泉霸道,却能以柔克刚,缓慢中和火性,且不会损伤赤焰草的本源灵力。两者之别,如同暴雨灭火与细水浇熄,前者快却易伤根基,后者缓却能保其精华。”
长老抚掌赞叹:“说得好!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又有长老发问:“聚气境修士修炼时,为何强调‘气沉丹田’而非‘气冲百会’?”
“丹田为气海,百会为灵窍。”云澈从容应答,“聚气境的核心是打牢根基,气沉丹田可让灵力在气海反复淬炼,如同在陶罐中酿酒,越沉越纯;若气冲百会,灵窍未开,强行冲击只会导致灵力涣散,轻则修为倒退,重则经脉爆裂。这就像青禾生长,需先扎根土壤,方能破土而出,若是拔苗助长,只会枯萎夭折。”
他的回答总能结合天地自然之理,浅显易懂却又蕴含深意,连最严苛的典籍长老都频频点头:“此子不仅修为精进,对修行的理解也已远超同阶,难得,难得。”
理论问答结束,云澈以满分成绩暂列第一。而沈砚的理论成绩却一塌糊涂,许多基础问题都答不上来,显然这三个月来,他从未静下心来研读典籍。
大比第三日,是实战考核。这是最受瞩目的环节,聚气境弟子的比试设在中央擂台,四周的看台上早已坐满了人,连凝元境的师兄师姐都来围观。
云澈的第一个对手,是聚气五层的张狂。此人惯用一柄阔背长刀,性格如其名,打法凶悍,上来便使出成名绝技“裂山三式”,刀风呼啸,带着崩山裂石的气势,直逼云澈面门。
“来得好!”云澈不退反进,青禾剑呛然出鞘,剑光如春日新柳,看似柔弱,却带着无坚不摧的韧性。
“青禾·扶风!”
他手腕轻旋,青禾剑在身前划出一道圆润的弧光,如同风中摇曳的禾苗,看似杂乱无章,却恰好避开了刀风的锋芒。张狂的第一刀劈在空处,第二刀刚要落下,却被青禾剑的剑脊精准地磕在刀背的薄弱处。
“铛!”一声脆响,张狂只觉一股巧劲顺着刀身传来,手腕一麻,阔背长刀险些脱手。他还没反应过来,云澈的剑尖已如灵蛇般探出,点在他胸前的护心镜上。
“你输了。”
张狂愣在原地,看着护心镜上那道细细的剑痕,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