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抓紧机会当败家子 (3/4)
用工压力,更秉承以前那种大家都是国营厂,相互人员流动反正都是国家的,敞开了送。
本来在山区、县城的三线厂职工,听闻去浙州、金陵、沪海、江州上班,更是打起铺盖卷就走。
沪海真空电子厂、显示器、苹果代工厂、锡州半导体厂吸纳了超过六千人的熟练工。
江州西山电子工业园区转移了四千人。
现在全都用上了!
要知道每台苹果电脑的离岸交货价是1370美元!
其中经过改良生产塑料外壳的显示器交货价为630美元,主机、键盘、鼠标是740美元。
原本用电木外壳的彩显报价才420美元,现在改良之后的利润依旧在一百多美元。
这在三来一补的代工出口产业中绝对不可能,哪怕后来的电子产品利润率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地步。
但在刚刚开始的八十年代。
运行多少年的双轨制,国内厂家接纳了外部先进技术和设备之后,外部也不清楚国内到底能把成本控制到什么地步。
哪怕相当部分电子元器件还是从东瀛运过来,还是有很多部件都是内地国产化。
刚开始接触这种代工厂生产的苹果公司,也没有来得及深入了解每个国内部件成本底价。
所以算是打了个资本主义时间差。
主机、键盘、鼠标那边的毛利也是150美元。
虽然说苹果公司打着巨额研发成本的旗号,标价2999的电脑进货价一半都不到,最多自己额外承担些主芯片等部件采购成本,这一千多的毛利也还是有点惊人。
代工厂也能有两三百美元的利润,就让所有参与厂家感到惊喜了。
沪海方面更是万分惊诧这种每天几百万美元的产值!
苹果公司以美元支付这每天几千台电脑的离岸价,这才是国内最急需的外汇。
之前几年艰难展开的各种三来一补外贸经济,各种服装产品都是低廉价格、微薄利润,怎么可能比得上数千美元一台的电脑。
这年头,这是仅次于汽车的高附加值工业品。
狠狠的拉上一船床单、毛巾、罐头都换不回多少美元。
所以沪海这边倾尽全力保障生产。
让卫东估摸着后来有些省份,全力保苹果手机代工,也是这局面。
只是那会儿苹果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企业到代工厂之间可能每分钱都抠得很死。
现在挂在让卫东名下的代工厂,还粗放得很。
本来应该他这个代工厂老板当二鬼子,拼命抠成本压工价,在中间作为买办赚大钱。
结果他连现场都懒得去,直接交由苹果公司的工程师、驻厂工作人员,跟他派驻的一堆大学生干活儿。
资本家哪用事必躬亲。
所以还是老耿按照计划先到沪海,在电子产业园旁边指挥展开能提供2400套住房的工厂配套住宅小区开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