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3/4)
bsp; 只有轻松洒脱的傲然。
哪怕破烂的衬衫上斑驳血迹,透着已经是严刑拷打后的遍体鳞伤,破碎的眼镜只有半边完整。
可鼻青脸肿都掩盖不住他那种冲破天灵盖的傲然。
所以说演员水平决定了角色的感染力呢。
十九岁的汪志文长得着急,天然的深沉味儿。
但又演出了这位二十九岁烈士身上难以磨灭的少年气。
偌大个几千平米的工厂美食广场,居然如冰封万里,从这台角落的背投电视开始迅速把安静蔓延开去。
所有人都放下手里东西,伸长脖子,挪动脚步,尽量靠近些看着屏幕上的那个身影。
画外音的行刑者肯定觉得不爽了,因为没了那种居高临下掌控对方生命的优越感:“你不怕死吗?”
烈士笑笑:“我怕的是这片土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怕的是这个国家民族危亡,外敌入侵,我怕的是老百姓苟且偷生、蒙昧无知,如果死了我能换来一点点触动,那都不枉此生!”
汪志文的台词天赋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嗓音非常松弛,哪怕聊的是自己生死,却看不到半点哀求饶命,反而是对只在乎生命的苟且不屑。
发音和节奏虽然缓慢,但非常沉稳有力,咬字精准,可以在平静中蕴含怒其不争的厚重感情。
这种声音特质和表现力,使得观众仅凭声音就能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甚至进入画面情境。
知道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烈士,一定是必死了。
这还不把情绪紧紧抓住?
画外音都咬牙切齿:“你不过是知道难逃一死,故作轻松!”
烈士艰难的拖动脚镣才把腿摆顺点,看起来似乎已经断了,可他的笑声一点都不见悲壮。
只有欢畅:“李国祥,你为什么慌着审我,杀我,不就是怕我年轻,怕我们前赴后继的不畏死,也要把军阀消除干净吗,我现在选择死,我永远年轻,你活着,可心里只有恐惧……”
这段语气更加富有节奏感。
层次分明的轻重缓急,就算不懂表演技巧的观众听了都会觉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语速、语调和语气的控制,不但让烈士的情绪更加立体和生动。
这种大无畏的境界,更随着电视画面传递给了四面八方,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那双平时看着懒洋洋的气泡眼,这会儿更如有神光般傲然轻视的瞥着这里。
真就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神,都能打动人心。
画外音的刽子手果然如同被戳破了心事的暴跳如雷:“你看什么看,你要死了!戳掉他的眼睛!”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破防了。
掌握别人生死的人,反而破防了。
八十年代没那么多播不能播的限制,甚至这十来年是国内影视圈最敢拍的时段。
啥画面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