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澄:略懂略懂 (3/4)
不多说了,这里有一套昨天刚送来的瓷器,来历不凡,就请四少爷掌掌眼。”
从柜子里取出一套七八件瓷器,稳稳当当放在桌上,然后才退到一边。
不用多说,“玉不过手,金不离目,手不指鱼”也是交易时需要遵守的规矩。
王澄上前装模作样地挨个端详了一阵,眼底一丝金光不断闪烁,然后十分笃定地说出了自己的鉴定结果:
“这是前朝云蒙帝国的青花瓷,看起来应该是同一批次出窑,每一件存世年限都超过了220年。”
沈雨亭闻言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问道:
“凭什么这样判断?”
王澄一点也不打怵,指着几件瓷器的各处细节侃侃而谈:
“师父您看,这些青花器底无釉,却有明显的旋纹,个别的还有跳刀痕,黏着填砂。
碗类等小型器的底足中心还有小钉状突起,这是烧制时特制支架留下的痕迹。
再加上鱼藻图、缠枝牡丹也是这一时期青花瓷最常见的花色,综合起来,我有九成五的把握。”
沈雨亭看着这个意气风发,酷肖自己的弟子,满意地点头赞许:
“老四,想要就职【朝奉郎】这眼力已经够用了。
你在州城濂江书院还下苦功钻研过金石之学?
有这份见识可不是区区‘略懂’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啊。”
王澄放下瓷器谦虚道:
“师父,弟子信奉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还是要靠自己。
所以平时就爱看书,《云烟过眼录》、《图绘宝鉴》、《格古要论》这些全都看过。
之所以有这份眼力全靠刻苦求学,外加微不足道的亿点点运气。”
涉及神道修行的学问王澄不敢多学,世俗的学问却没问题。
论见多识广他不输给任何同龄人,韩家宗室子弟都未必有他见过的好东西多,底子确实不错。
照着【奇货可居】看到的答案,在脑子里寻找论据,还不是小菜一碟?
加上濂江书院这等闽州治最大书院的背景,别人也戳不破他的小小谎言。
“老四,你跟咱们朝奉郎一脉果然缘分不浅。”
沈雨亭不断点头,继续鼓励道:
“还有吗?
如果只看出这是云蒙的青花瓷,那我只能给你定一个合格,还得继续加练。”
王澄得到鼓励,知道现在不是藏拙的时候,指着这些瓷器上的一片片暗色痕迹说道:
“这些地方看起来像是在地里埋藏许久留下的土沁,表明它们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天日。
一般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从墓葬里挖出来的随葬明器。
但我知道还有一种情况能造成类似的痕迹,我断定,这是一批海捞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