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变化 (2/5)
/>
双志的百姓对锡安的仇恨,没有苏尔里亚等一众邻国那么深。
毕竟双志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锡安侵略过。
唯一一次在努科希尔,还被陆凛打了回去。
反而是因为赢得太多了,锡安军队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就像是克服了某种恐惧一样。
从双志应召入伍的年轻士兵,其实是对锡安人有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再加上陆凛打破“传统血统晋升”的潜规则,——要有战功,哪怕你是底层的战士一样能成为将领。
这也使得双志的士兵,在看锡安人的时候,更像是在看行走的军功。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带来的潜移默化。
而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只能说是“震撼人心”。
穆罕穆德其实耍了一点小心机。
这次游行,他刚好“卡”在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大批劳工涌入利雅得的时间点上。
不仅恰好为国内的大清洗收尾,也让这些人感受一下,那种他们所追寻的一切,胜利、尊严、财富、文化.在这个国家仿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
而上瘾就会产生崇拜;
崇拜就会产生追随者。
在游行的队伍中,锡安上尉梅赫莱·多恩挺直腰杆,轻蔑地扫视着围观人群。
即便现在自己被俘虏了,他依旧对围观的人群,保持着心理上的优越感。
梅赫莱曾亲手杀死过二十多个阿拉伯士兵,至于平民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他渴望从阿拉伯人眼中看到痛苦与仇恨,因为这些恰恰是他过往“功绩”的证明。
可现实是他并未如愿以偿,他听到的议论都有些莫名其妙:
“看那个锡安的士兵,还挺精神的,不像其他人蔫头耷脑的。”
“我哥哥在阿米尔殿下的部队里当兵,他说这些俘虏都要送到内德夫沙漠修铁路,去干那些最苦最累的工作!”
“是吗?那我看这家伙一定是个干体的好手,说不定能多撑几天.”
他们在说什么?
梅赫莱虽然听不太懂阿拉伯语,但他能感觉出这些人的眼神和语气。
那不太像是仇恨和愤怒,倒像是在以挑剔的目光评价一件商品。
“锡安猪!刽子手!”
就在这时,路边突然冲出一个皮肤黝黑、面容憔悴的男子。
从他的衣着来看,显然不是本地人,男人指着梅赫莱上尉大吼道:“你们杀了我的朋友、我的全家.地狱会为你敞开大门,异教徒!”
男人想要冲上去,但是负责维持治安的士兵,又将他挡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