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3 章 后续-灵彩与第一壁 (3/6)
。
碰撞的狂暴能量有时直接将样品原子外围那些最“外围”的、结合较弱的电子狠狠撕扯、弹射出去,这些被激发的“次级电子”如同被撞飞的碎屑,带着微弱的能量从表面逃离,在真空中留下难以察觉的踪迹。
无数次的碰撞、颤抖、撕扯,其狂暴的能量最终无法逃逸,绝大部分转化为原子本身更剧烈的无规则运动——热量。
在离子束持续轰击的那一小块区域下方,原子的舞蹈变得越来越狂野,微观层面的“温度”悄然爬升,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微型焊枪,正在表面之下积蓄着灼热。
然而在材料看不见的深处,里面有一些幽绿色的原子。
这些原子与周围一触即溃的妖艳贱货截然不同,它的电子云如此庞大,周围的电子在异质原子间彼此共享,每当有来自氦核的能量传来,它都会狠狠拉住那些即将弹开的Fe、CO、Cr、N原子,那些未曾传导出去的能量也为它所用。
它似乎回忆了什么,随着热量增多,电子云扩张,它无形的触手开始扩散,当它的捕获了已经不在原晶格位的原子之后,它就会狠狠地夺取它原子的能量,将这颗原子拉回原来的位置。
无穷无尽的氦核如同大雨般遮天蔽日,En核勤勤恳恳的修补。
上面的数据一切正常,但研究员们仍然注视着屏幕屏息以待。
还没有到关键的时刻。
“提升束流密度至1.5×10¹⁶ iOnS\/m²·S。”灵彩道。
粒子腔室中的氦核暴雨突然增大,类比地球就像是在下毁天灭地的陨石雨。
屏幕上,dpa斜率变陡,温度升至350°C被控制住。
灵彩看着上面的数据。
她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声发射传感器捕捉到的离散事件频率和能量读数,此刻这些数值比预想的要高一些,在线PAT初步反馈的缺陷密度增长趋势也略高于预期。
控制室里,研究员们交换着忧虑的眼神,低声议论:“这…好像不太乐观?比D1452同阶段损伤迹象还明显?”
灵彩的眉头微微蹙起,但眼神依旧专注。
“继续。提升至2.0×10¹⁶ iOnS\/m²·S。目标dpa,200。”
氦核暴雨再一次增大,样本表明已经坑坑洼洼,但是这数值相比真正的核聚变第一壁材料所需要的材料,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核聚变第一壁要抵御的中子通量高达1×10¹⁸–1×10²⁰ n\/m²·S,比此刻实验通量高百倍乃至万倍。
dpa迅速突破150、180、190…样品温度升至400°C,冷却系统全功率运转,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让气氛更加凝重。
现在这些实验室里面的的人无一不明白上面数据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其中,以灵彩为最。
曲线斜率陡峭上升,估算值很快超过了之前D1452在更低dpa下的水平,SAXS估算He泡密度不容乐观,声发射检测显示,事件频率和能量也在持续攀升,这通常意味着材料内部微裂纹活动极其活跃,实时电阻率测量的读数急剧跃升,增幅远超她的预期。
但她冷冷的注视着这些数据,丝毫没有被其所影响。
“dpa&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