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借古喻今 (2/3)
子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
她说到这里,忍不住轻笑出声来,眼睛弯弯的,“我当时看到后面一句话,笑了很久,比刷多少搞笑视频都开心。”
“哪一句?”顾言之配合地问。
“良愕然,欲殴之。”
明月念完,看向顾言之:“一个满腹才华,心怀抱负的年轻人,莫名其妙被个老头儿折腾,愣住了,然后心里冒出的念头是‘真想揍这老家伙一顿啊!’”
“在那一刻,哪里有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留侯张良啊, 他也就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脾气,会恼火的年轻人,我觉得真挺有意思的。”
轻快的语气,烂漫的笑容,宛若真的只是在分享一个历史小趣闻。
但顾言之沉默了。
黄石公扔鞋试探,百般刁难,如同他们此刻费尽心机设局,步步引诱。
而张良最初的“欲殴之”,是否也暗喻了她沈明月面对这环环相扣的陷阱时,那一瞬间最本能的愤怒与反抗?
她是在借古喻今?
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警告和示威?
告诉他,她并非全然懵懂,也看穿了这“圯下授书”般的局?
还是说……
真的只是他多心了,她只是单纯觉得那段情节很有趣?
顾言之的目光紧紧锁住沈明月,试图从她那双过于迷惑人的眼睛里分辨出真实的情绪。
可她笑得那样纯粹,眼神那样干净,仿佛刚才那番话真的没有丝毫深意,只是少女无心的一句闲谈。
分不清。
顾言之第一次感到有些棘手。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借此掩饰瞬间的思绪翻涌,然后才放下杯子,对上她依旧含笑的目光,语气听不出任何异样,依旧顺着她的话笑道。
“确实,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再伟大的人物,也曾有鲜活的,属于普通人的瞬间。”
“顾先生,您说,如果当时张良真的没忍住,把那位黄石公给揍了,后面还会有‘圯上敬履’、‘孺子可教’的典故吗?历史会不会就走向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如果沈明月不像张良那样选择隐忍,配合,而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欲殴之”的激烈反抗,他们这出精心编排局,还唱得下去吗?
顾言之微微一笑,眼底多了几分深邃。
“历史没有如果,正是因为张良忍下了那一刻‘欲殴之’的冲动,选择了拾履、纳履,才有了后面的一切,有时候一时的忍耐与选择,往往决定了未来的走向和高度。”
暗喻忍耐他们设下的局,或许会得到像张良那样的“馈赠”与“机缘”吗?
沈明月脸上露出一种似懂非懂,又带着点受教的表情,轻轻喔了一声。
然后又笑了起来。
笑容如春花初绽,带着点小小的狡黠和得意,话锋一转:“顾先生说得对,历史没有如果,不过我倒是挺庆幸张良当时没动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