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打出宣府军的威名 (3/4)
而己方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亦可策骑退去,难道明军的骑兵还敢来追击不成?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眼前这部明军,竟然比长岭山上驻守的明军更为凶悍,也正是在这一战之后,善巴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清国的关系,到底该不该像现在这样维持下去。
毕竟这一次的锦州之战,让他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景象。
现在,善巴也不再犹豫,宣府军猛烈的炮火,不但使他的骑士伤亡颇多,更使他想起了长岭山上的遭遇。
他们外藩蒙古各部与清国的关系,远没有八旗蒙古那般紧密,忠诚度也并不是很高,只不过慑于鞑子的兵锋之盛,又想着来跟在后面捞些好处,这才纷纷应允领兵前来助战。
所以,一旦他们的伤亡超出预期,又或者预感到不会有什么好处可捞取的时候,便自然而然的心生退意。
像善巴这种外藩蒙古的扎萨克,更是不愿自己部族中的勇士白白牺牲在这里,若真的损兵折将,又没有捞到多大的好处。
若真是如此结局,那必将影响到善巴在部族中的威望,再严重一些,甚至会威胁到他在部族中的统治地位。
因此,当他见识到对面明军如此犀利的炮火威势后,心中惊异,直到这时他才想起,对面明军的旗色,竟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再一深思心想之下,猛然记起,对面明军的旗色似乎与长岭山上那伙明军旗色,极为相似。
他们外藩蒙古各部也经常突入大明边地劫掠,虽与大明各地边军,尤其是西北一带边军打过颇多交道,但对于明军的旗色仍旧是一知半解,知之不详。
如今,他先是感觉铳炮齐射的威势,似曾相识,接着才想到两部明军旗号竟也十分相似。
善巴有些不敢相信,一向懦弱的明国,怎么突然之间竟出来这许多凶悍的劲旅?
他可不愿意替清国皇帝啃硬骨头,他只想着跟在鞑子后面喝汤,而如今见对面明军人马众多,炮火犀利,他又怎会与之死战。
更何况,在壕沟对面的一片硝烟中,他更望见两队明骑,正策马通过壕沟,向着己方骑士包抄而来。
以善巴为首的土默特右翼旗北虏,趁着明军骑兵还未通过壕沟,急忙抢起己方死伤的勇士,策骑往西急奔而去。
只留下十余具来不及收走的北虏骑士尸骨,以及一地或死或伤的战马!
…………
大明崇祯十四年,九月初一日,夜,一片漆黑。
此刻,在别处或许才是深秋,然辽东大地却已进入初冬时节,尤其是当太阳落山之后,失去了阳光的大地,也变得异常阴冷。
辽东杏山堡东北方十余里外的松杏大道边,却是一片灯火通明,沿着大道旁的山岭绵延达数里,宛如一条火龙。
正是自松山前线回援的张诚所部宣大军马,在此地扎营驻寨,他们所在之处也属于长岭山的一部分。
只不过,这一段山岭起伏跌宕,绵延向东北而去,却不适宜驻营,所以他们才沿松杏大道扎下营盘。
整个大营绵延数里,各处营垒之间又留出一些空地,以便遇警之时,可以有反应的空间,能够互相救援,免得一营遇袭,全军溃乱。
从此地再往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