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一百四十三章:谁入地狱? (3/4)

督张福臻、豫抚高名衡,以及周王等一晤,为的是了解闯贼底细与虚实,好预谋克制之法。

    他的这一借口和托词,自然足够掩人耳目之用。

    当他们进入豫北彰德府武安县境内,便即遇到了正在此地改编整训的「小袁营」,以及李际遇的「玄武营」。

    孙传庭当即便派人持了自己的名帖,前去扣营拜访,并递上了名帖,李际遇初时竟未敢相信,堂堂三边总督怎么身边却只有区区十来个随从?

    幸好,勇毅军总镇抚贺飚与王元景二人,皆在此地,他们虽也是心中诧异,却仍是亲自率领众人出迎,一番交谈下来,确认无误后,立刻便派一支兵马护送他们

    前往开封。

    因永宁伯已经派了王元景出任「小袁营」的镇抚官,所以贺飚迅速与之完成了交接,便陪着孙传庭一同回返开封。

    路途中,孙传庭每向贺飚打听宣府之事,他总是丝毫不做隐藏,一切皆据实相告,这一是因为他本身就不善作伪,二则是宣府诸事也无不可告人的地方。

    当然,内里也有许多黑暗的操作,但这些事情却是非耿直的贺飚所掌握,他就是想说也无从谈起啊!

    当听闻贺飚讲到「宣府镇内连各千户所下的小小屯堡百户,都是由永宁伯府亲自下令任命,方才有效,甚至连延庆、保安二州,永宁伯也任命了许多吏目,充任各堡、各乡的里正。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永宁伯的军政命令,在宣府镇内畅行无阻。」

    对此事,孙传庭与众幕僚们在陈桥镇等候渡船的那个夜晚,曾有过一番议论,众幕僚们言永宁伯如此作为,恐有造成宣府产生大量冗政冗吏之可能。

    然而,孙传庭却对此断然否定,并对永宁伯所施之政赞不绝口……

    他对几位幕僚说道:「自古便有\"皇权不下乡\"之说,此亦为国朝财力匮乏之根本所在!」

    他看着几位幕僚脸上皆显出迷茫之色,便即继续说道:「朝廷对地方上掌控乏力,触手不能及之处,不得不依靠地方士绅乡老来出面,承揽赋税诸事。

    而此辈又往往与地方胥吏内外勾结,转嫁负担给无地小民,甚至瞒报田亩丁口,官府税收越少,小民负担则越重。

    就如太祖皇帝立国之初,税收尤有米麦近四千万石,而现今才有几何?此皆是里甲制形同虚设,鱼鳞图册与黄册沦为空谈之故也!」

    孙传庭的目光移向窗户,又继续道:「现如今,我大明虽大,却虚而无力,便如手足瘫痪之病人,加之宗族把控,豪强坐大,官府越发虚弱无力。

    反观永宁伯所掌控之宣府镇,保甲制层层严密,镇朔府之政令军命,如臂使指,层层传递,任是军官士绅,无人可逃赋避税,此为小而坚实,皆是地方吏目得力之故也!」

    孙传庭此刻已然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乡间自治,已成大明眼前一切积弊之源头。

    地方势力逐渐坐大,朝廷官府力量不可避免地退缩,进而引发的便是国家财税机器倒退,钱粮税收越来越少。

    在这个时代,如果收不上来钱粮税赋,朝廷财政入不敷出,既无力赈灾,又无力养兵,可真是一件要命的事啊!

    所以,孙传庭亦因此而认识到,对于地方之事,宁可过严,决不可过宽!

    同时他也充分认识到,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财政中枢,这也是大明眼下财政乱局的原因之一,地方有地方财务,中央有中央财务,盘根错节,很多钱粮税赋,不是在运输途中浪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双穿:玄幻吃苦,都市享福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他红温了 sss战龙,被纯欲女孩撩到失控 七零娇小姐下乡,野痞糙汉宠上瘾 一本假剑谱,你拿着剑斩天人? 盗墓:我家末代族长是小哥 反派舔狗:女主们偷听我心声后集体倒追我! 金瓶梅讲什么 我死后五年,五个男主还痛不欲生 致命宠溺
相关推荐: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他红温了 七零娇小姐下乡,野痞糙汉宠上瘾 金瓶梅讲什么 我死后五年,五个男主还痛不欲生 致命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