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山右八大商人 (2/4)
军人物一一范永斗。
他的身旁也赫然坐着一人,正值壮年,看上去神情精明,却是范家的大公子一一范三拔。
范永斗前些年还曾亲自押运商队,前往辽东的广宁或沈阳城,与奴酋亲自交易。
可去岁偶感风寒之后,非但押运商队的重任被王登库抢了去,他这身子骨也是不如往昔,家中生意也多由范三拔出面办理。
他方才说了一阵话后,便觉有些乏累气短,也有可能是风寒之症未曾痊愈,就算四周的厅墙是厚实的火夹墙,角隅里的几个精致的铜盘上,也燃烧着火红的碳木。
可范永斗还是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皮裘围子,仔细看去,却是一件黑狐皮裘子,上面还隐约可见北路商帮特有的标识。
北路的商家们经过张诚整合后,如今已经都加入到北路商帮中,他们在北路之外使用特有标识,也能拧成一股绳,团结在一起与外地商户竞争。
同时,为了突出北路商货的质量,在所有北路商户加工而成的商品上,也都打上了统一的北路商帮标识。
北路出产未必是最华丽精美,但却胜在质量极佳,相比之下更显大气,经久耐用。
而北路出产的皮裘,早已名声在外,更是远闻于大同、山西各处。
这些山西商人也都是两面人。
他们平素在外面并不十分铺张,有时甚至还显得有些许寒碜,大多都穿着厚实的普通皮袄,就连下馆子也不会过于铺排,甚至都不会多点一道菜。
可一入内宅却又不同,不唯处处火夹墙,更是搞得富丽堂皇,就连车轿都是十分豪华。
放眼今日在座的诸人,身上穿着的也多是貂皮袄,就连大公子范三拔,穿着的紫金貂皮裘衣也印有北路商帮标志。
追捧北路出产的商货,在宣府、大同,甚至是山西的很多地方,都已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潮流。
上到大富之家的白糖、细盐、玻璃、皮裘等等,下到小户人家的锅铲瓢盆、砖瓦棉布等等物品。
谁人的家里若是没有几件北路出产的商货,都会不好意思说出去,以免叫人让人耻笑。
特别是北路军中才有的盔甲军械,尤其是他们的火器,更是宣府、大同、山西地方黑市上的抢手货。
就连范永斗、王登库等也是不遗余力地高价收购北路战士手中火器,只是北路军规极严,就算高价也没收得几杆真正能用的北路火铳。
可在一个月前,大清国的皇帝陛下却给他们传来讯息,要他们购置北路勇毅军所用铳炮。
并且还要设法陷害张诚,使之失去大明崇祯皇帝的信任,最好能离间张诚与崇祯之间的关系,使崇祯不再信任张诚。
“不能在战场上击败他,就换一种方式除掉他!”这不正是奴贼的一贯作风吗?
…………
“来来来,各位掌柜先吃点团子。“
范永斗颤巍巍地招呼着众人,将刚才略显不愉快的话题岔开,还不失时机地补上了一嘴:“这些斋料,可是玉皇庙大师们事先消灾降福过的。“
众掌柜听他如此说,不由发出一阵奉承:“范老真是交游广阔,玉皇庙里的大师可是很难请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