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年新气象! (4/7)
sp; 上上下下,为之一寂。
丹陛之上,赵策英拾着文书,向下注目着,挥了挥袖道:“今岁议政,不必一一奏报,就由大相公主持吧。”
“奏报落幕,朕宣布一件事,百官即可散去。”赵策英徐徐道。
宣布一件事?
不少紫袍大员,暗自相视一眼。
莫非?
“臣,遵旨。”
江昭一礼,一步迈出。
自上而下,一点一点的扫过百官,江昭平和道:“吏部上报吧。”
凡内外百司的岁计文书,都曾呈送入内阁,并经过江昭的手。
也因此,江昭却是注目于一些较为重视的部门汇报。
仅是一刹,吏部尚书王珪,左侍郎熊本,右侍郎包俊,三人相继迈步走出。
其中,吏部左侍郎熊本是韩系的老人,乃是内阁大学士王尧臣的故吏。
“臣王珪,谨奏代表吏部,上报吏治庶政。”
王珪一礼,一脸的严肃:“熙丰四年,吏部以延续考成法为主,并会同都察院,肃清吏治,铨选授官、考课黜陟。”
“其中,考核官籍者路、州、县合四万五千余人,小吏四十一万余人。”
“官员考为称职者八千余人,拟荐举擢升者两千八百余人,考为平常者三万一千余人,考为不称职者六千余人,拟定黜者两千两百余人。”
“四十一万余小吏,拟定免黜一万八千余人。致仕者两千三百余人,拟定入仕者三千一百余人。”
“以上,即为吏部熙丰四年考核考绩,相关文书已是上呈,伏望陛下圣裁。”
以王珪为首,三人齐齐一礼,面上尽是肃然。
丹陛之上,赵策英拾着文书,根本没有向下注目的意思。
江昭束手,淡淡问道:“熙丰五年,可有吏治规划。”
“启禀大相公,熙丰五年拟定延续考成法,肃清吏治,安定社稷。且主要有两大重点:一为边疆吏治,二为整顿地方吏治。”王珪轻车熟路的答道。
自从变法以来,三司六部的主要职责都是一目了然。
“嗯。”
江昭点了点头,注目于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不知几位大学士,意下如何?”
“可。”
“亦可。”
其余几人,相继点头。
主要在于,吏部的职责实在太过清晰,根本没有什么问话的必要。
“那就过吧。”
江昭摆了摆手:“户部上报。”
话音一落,户部尚书冯许,左侍郎李定,右侍郎范纯仁,三人齐齐走上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