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从大相公下手! (2/7)
了将门勋贵的核心利益。
不过,这并不会波及顾廷烨和王韶二人。
两人都不是吃兵血的人。
圣眷正浓,两人也不缺一点吃兵血的钱财。
作为新生代武将的代表人物,两人更是即将入枢密院掌权,自有大好前程,轻易不会白白落人把柄。
三则,顾廷烨、王韶二人与江昭绑定不浅。
江昭主张军改,两人唯有支持。
“对于几道政令,可有疑虑?”江昭平和问道。
支持是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两人就会没有疑虑。
当然,这也是为了让两人更为全面的向外界传递消息。
特地让顾廷烨、王韶二人入宫,主要就两个目的:
一、让两人表态支持,并作为主动带头军改的主力。
一旦军改可成,就算是硬抢,官家也会让两人入枢密掌权。
二、让两人向外传递“小道消息”。
军改与吏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不同。
两者区别在于,军改的利益受损者手上有兵!
吏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主要的利益受损者就算是心中不满也唯有无能狂怒。
没有武装力量,无非就是仗着一张嘴巴施以舆论压力而已。
然而,区区舆论压力,但凡官家不在意,那就几乎等同于没有。
也因此,就算是通过改革政令来判断支持者、反对者,也根本不迟。
军改不一样。
即便实行“更戍制”,导致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也不可避免一个事实——武将手上的确是有兵!
就算是造反的可能性再低,武将手上也的确是有兵。
特别是禁军,不少人都是勋贵子弟。
有兵,也就注定了军改必须得更为详细、谨慎一些,必须尚未军改就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支持者和反对者,并让支持者掌握军权,防止动乱横生。
为此,就得提前放出一些“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可让将门勋贵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并由此区分出两拨人。
主动军改者、消极军改者。
疑虑?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视一眼,皆是沉吟起来。
沉吟着,顾廷烨抬手一礼,徐徐道:“官家、大相公,将门勋贵十之八九都是有过吃军饷度日的经历。”
“如今,军中改革,以往吃军饷之举措,怕是不能深究。”
“这是自然。”
江昭点头,摆手道:“单就贪墨军饷一事,可既往不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