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功臣封赏! (3/8)
sp; 具体的实权恩赏,反而不重要。
赵策英了然,心下有了打算。
“宁远侯和镇南伯,作何赏?”赵策英继续问道。
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是没有作声。
事实上,除了江昭以外,其余几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不在焉”。
究其缘由,主要是政绩大考涉及“换届”的问题。
五月时节,即将迎来“审判”结果。
非是宠臣,谁也不敢保证真的就能继续留任。
特别是文彦博,心头自有一股不妙的预感。
如此,自然都是默不作声,尽量不说话。
赵策英向下扫视一眼,暗自摇头。
“江卿。”赵策英继续点名。
其他人不中用,也唯有江卿的意见可供参考。
“宁远侯与镇南伯,功绩相差不大。”
江昭平和道:“英国公亡故,腾出了正二品的侍卫马军司指挥使。此外,宣徽北院使亦是正二品官位,或可一人一职。”
“至于枢密副使之职,就暂且空着吧。”
一方面,侍卫马军司指挥使、宣徽北院使都是正二品官职,但枢密副使之职仅有一人。
偏生顾廷烨与王韶二人,谁人功高功低,还真不好说。
顾廷烨统兵绕后,自是大功一件,但王韶统帅边疆半年之久,在正面战场调度军队,也是劳苦功高。
两人之功绩,肯定有一定的差距,但要说有多大差距,其实也就那样。
关键,两人实职上也没有太大差距。
也因此,让谁入枢密院都不太行。
另一方面,这次封赏的“主角”是大相公韩章。
大胜归来,即将致仕,百官之首,三道buff迭在一起,韩章就是绝对的“主角”。
若是有人入了枢密,未免有抢风头的可能。
既是如此,便暂时空着枢密院的位置。
不久便是军改。
这一次的军改,肯定得流些血,自然会有人腾出新的枢密副使的位置。
届时,一并入枢密院主事即可。
赵策英领会意思,了然点头。
“张鼎何赏?”
“可任一司都虞候.”
熙丰四年,五月初十。
宣德门。
朱漆铜门,禁军肃立,五步一人,肃穆非常。
凡文武大臣,皆朱紫披身,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