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边疆大捷! (3/8)
旦做到了“三步策略”,通过雁门谷无非是伤亡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的区别。
“至于破去雁门关,臣以为可让一部分大军拖住周人主力军,余下一些士卒夺取小型关隘,通过小型关隘过雁门关,沿途摧毁良田。”
“如此一来,若雁门关主力军调兵拱卫良田,则主力兵力减少,可尝试设计破关;若雁门关主力军不退兵,则良田尽毁,边疆难以丰收。”
此次,辽国大军南征,本质上就是为了“阻挠”变法。
阻挠变法的法子无非两种:
一是长期消耗。
一旦长期消耗,就肯定得大肆耗费钱财,大周为了支持边疆,就不得不减少变法钱粮的支出,让本该用于变法的钱粮变为边疆粮草。
变法的钱袋子被抽走,自是难以实行下去。
二是打断变法节奏。
边疆告急,皇帝和变法者必须优先处理军政,本是专注于推动变法、解决地方阻力的精力就会被分散大半,变法进程被迫“暂停”,保守派也就有了机会。
一旦涉及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扯皮问题,那辽国南征的目的也就算成功达成。
两种法子,辽国不太敢长期消耗,自是唯有选择第二种。
让铁骑成功南下,变法自会暂停!
耶律仁先的见解,主要是先让一部分铁骑成功南下,大肆破坏,起到声势浩大的效果。
如此一来,自可让大周朝廷注目于边疆战况,渐渐失去变法的精力。
“好。”
耶律洪基连连点头。
“就这么办。”
三月初一,雁门谷。
“嘎——”
“嘎——”
荒土浅草,乌鸦飞掠。
行军马蹄声,重若闷雷。
“停!”
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喝道。
“停!”
“停!”
一声大喝,传令兵依次传下去。
六万铁骑,实在是太过海量。
单是传达指令,就传了足足百十息之久。
观其行军,更是绵延两三里之长,壮阔非常。
“调整阵型,东西两翼,一刻钟后行军;先锋军,两刻钟后行军;中军,三刻钟后行军。”耶律仁先下令道。
作为两代老臣、北院枢密使,武将地位最高的存在之一,其戎马一生,可谓经验丰富。
就连通过雁门谷的“三步策略”,也是出自其手。
也因此,没有谁比耶律仁先更懂过河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