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若尔等没有隐藏实权,江某便是皇帝之下第一人! (4/6)
nbsp; 几位内阁大学士达成意见,盐铁司贪官污吏的态度就不再重要。
该抓就抓,该打就打。
“礼部下设六司,为典仪司、郊祀司、贡举司、祠部司、主客司、膳部司。”
一样是拆分六司,将本来的礼部司拆出了典仪司、郊祀司、贡举司。
典仪司主管掌宫廷礼仪、典籍修订。
郊祀司,主管祭祀,以及天下宗教。
贡举司,主管科考事务。
祠部司,主管古籍管理,经筵举办
主客司,主管外交。
膳部司,主管大型礼仪活动中的膳食安排以及开支预算。
“刑部下设六司,为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刑政司、覆案司、会谳司。”
刑部本来的刑部司拆分为刑政司、覆案司、会谳司。
其中,会谳司是特意增设的职责,对认为大理寺处置有问题的案子,可组织三司会审,相当于最高法院。
“兵部下设六司,军籍司、调遣司、武官司、边防司、军械司、军需司。”
其中,军械司增添职责,下设研发军械的主事职位。
“工部下设六司,营缮司、城防司、制造司、材料局、交通水利司、屯田工籍司。”
刑部、兵部、工部的划分文书相继传下去,江昭继续道:“此外,户部、刑部、工部,皆于两京一十四路设下清吏司,自路以下,郡为厅、监、署,县为曹、房、局。一路一司、一州一署,一县一局,一人一责。”
六部之中,吏部、礼部、兵部一向有别于其他部门,可算作是“朝廷专属”。
因此,唯有户、刑、工三部,可真正意义上直达“县”一级。
“御史台,除了本来的十四路监察御史以外,新设郡、县御史,三年一过,就换路行监察之举。”
“嘶~!”
几名阁老相视一眼,齐齐一震。
这一来,上上下下衙门怕是得增添三四倍吧?
特别是御史,本来就一路一位监察御史。
权责一划分,干脆是一县一御史。
一县一御史,天底下足足千余县,单就御史而言,就起码新添了千余职位。
要是算上杂七杂八的职位,起码得增添一两万职位!
这.
“这一来,县令的职权未免被分得太过严重。”文彦博皱眉道。
何谓县令,县太爷!
一县之地,上上下下都归县令管。
可这么一分,权责细化,县令、县丞、县尉三大主官都得被掣肘不少。
县令有吏、户房的主事掣肘,县丞有礼、刑、工三房掣肘,县尉有兵房掣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