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反应!王老太太:看我纵横谋划! (5/6)
sp; 犯颜直谏、与天子争是非,就是最好的博名方式之一。
这么做,无论成功与否,大赚的可能性都非常之高。
要是真的让劝谏成功,那就可以凭此得到皇后的感激。
一旦熬到小皇子登基为帝,那回报率就更是惊人。
要是劝谏不成功,皇帝动怒,御史、谏官因上谏而遭到判罪、流放,则是有机会名留青史,于史书中留下“直臣”之名。
这一招,就连范仲淹都试过。
昔年,先帝废郭皇后,范仲淹就曾直言上谏,反对废后。
最终结果,自是成功废后,范仲淹贬谪一方。
可也因此,范仲淹声名大噪,被视为“忠直之臣”,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政治资本。
不久,便因名声而重新启用,召回入京,一步一步走上入阁拜相的路子。
上“铮言”,绝对是一等一的低投资、高回报方式。
御史、谏官有意借此上奏,搏一搏名声,也不稀奇。
“二、谏官试探。”
江昭继续道:“那些人,主要是试探御史台和谏院的权力范围。”
若说博名是一个人的操作,那么试探就是一堆人的操作。
御史台、谏院两大衙门,主要就是围绕百官和君王展开。
君王包容性强,御史台、谏院的人就能放肆一点。
一如先帝执政,御史台、谏院的权力就相当之大,出言骂皇帝都是常态。
如今,新帝登基,对于御史台、谏院的容忍度不太确切,自是有人上奏试探一下。
要是包容性好,那就更进一步,越来越放肆,越来越试探。
“三、政治投机。”江昭说道。
任何时候,都不缺政治投机者。
一如从龙,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投机。
一旦成功,就此一步登天。
皇后废立之事,自然也不缺政治投机者。
截至目前,皇后之子赵俊可是唯一一位皇子。
这就是皇后的大功。
有大功而无大过,自是有一些政治投机者选择赌一把。
毕竟,史书之上,的确是不乏一些“废立未成”的例子。
要是皇帝的性子不够强硬,就可能选择服软,废后之事,就此作罢。
江昭抬眉,没有继续说。
其实,还有第四条。
士大夫集团的试探!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并非是假话。
大周的文官,的确是相当强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