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粉丝行为,偶像买单 (1/5)
“难得从国外回来,怎么这么低调,累了吗?”
韩三品亲自来机场接机,这一次一向行事都很高调的陈元与剧组演员们回国没有搞类似粉丝接机的活动,这让他有些意外。
“唉,被日本粉丝给整出心理阴影了,我现在耳朵里都似乎能听到一群人‘凄厉尖叫’的回响。
大局已经定了下来,再弄这些过分夸张的宣传的效果与意义都不大了。”
陈元与韩三平坐进奥迪车的后座,在离开机场的路上聊着国内的动向。
“国内的票房现在有多少?”
“昨天,上映六天就破亿了,现在你回来做路演与宣传,应该还能保持几天高速增长。”
韩三品目光灼灼盯着虽然看着身体状态依旧很好,但神态上已显出些许疲态的陈元,
“这次你亮出了真本事,可是让不少人对你刮目相看了呀!能让美国人日本人这么追捧,华人里除了李小龙还有陈龙,你是第三个!”
“别捧了三爷,现在就咱俩你这么说有啥意思。”
陈元虽在客套,但嘴角却也是不自觉翘了起来。
“行行行,彩虹屁估计你这些天听的耳朵已经起茧子了。《边缘行者》的续集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暂时没有,我要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整理一下公司内部。这几年总是忙得脚不沾地,连个年都没好好过过。
还有就是让电影的影响力充分扩散显现,到时候跟哥伦比亚谈合作的时候也能谈出好价码。”
韩三品认真点了点头,当初跟哥伦比亚影业谈合作的时候,确实必须仰仗人家。
虽然这次合作是双方各取所需,但从得到的东西来看,中方显然是赚大了,可也真的出了不少血,乃至《边缘行者》的过半版权都是人家的。
现在电影这么成功,就更觉得可惜,在续集制作的谈判上必须得重新商议一份更公平的合约。
“这次你弄出来的这个阶梯式分账方案效果不错,好多其他的同行都在讨论这种方案,陈元你觉得你这法子其他人能学吗?”
“分账啊,这事情可不容易”
陈元摩挲着下巴,思考着这个问题。
自2002年院线改革后,制片方与院线的利益争夺就摆在了明面上。
在此之前制片方的分账比例长期徘徊在35%左右,这对回本基本只能靠票房的大投资电影非常不利,风险太大。
而院线方则认为影院运营是重资产,日常成本不断上涨,寸金不让也有其苦衷。
看似个位数的百分比变化,背后是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分配。
中影既控制着国内大片的投资,也掌握着几条国内重要的国资院线,韩三品也很难协调好制片方与院线间的利益冲突。
2002年的《英雄》,新画冕的张卫平携老谋子以令院线,
以“不签协议就不给放映”的强硬态度,凭借影片强势市场号召力迫使院线让步,将片方分账从35%提高到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