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两朝帝王再面基【求订求票】 (3/4)
经有数百年不停征战的历史,诸侯交锋,死伤不计其数。
但有些仗又不能不打,否则就要被欺负,成为被奴役的一方。
因此怎样节约兵力,增强实力,一直都是各国在全力追求的目标。
物造部研究的这种转轮弓弩。
以箭匣装箭,每个剑匣三十枚铜箭,以摇杆发射,能在大概二十五次呼吸的时间内,发射出去。
采用的结构,就是之前墨家研究出来的转轮结构,和现代的转轮手枪是一个原理。
所谓技术不够法力来凑,赵淮中提出类似数学结构模型的概念,是一种新的咒文阵列,祭刻在这种弩箭内部,用来调整辅助转轮弩发射时的误差,减少内部的精密构造,从而达到流畅使用的效果。
这是个说来简单,但实际上困难重重的过程。
类似数学结构模型的咒文阵列,是个全新的概念,区别于当世的固有体系之外。
赵淮中结合大秦的这些‘工程师’,‘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好一段时间。
要是最终能成功,绝不仅仅是用来祭炼这种转轮弩箭。
而是能用到方方面面,大幅改善现有法力造物,乃至民用设施的现状。
当明白了赵淮中的意图,并且在理论上推演可行后,这几个月来,邹衍,荀子,张苍等人都展现出前所有未有的热情,集中力量在对这种结构进行研究。
赵淮中提出的阵纹模型原理,是以符号咒文等超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彼此联动,形成一个立体的咒文‘矩阵’样的造物。
目的是以其来作为器物核心,加持器物的物性,大幅度提升其作用和威力。
不过进度并不符合预期,甚至非常缓慢。
目前只能做到最初步的应用,比如在原有基础上,对这种转轮弩进行辅助。
嗖嗖嗖!
赵淮中过来后,老司空取出转轮弩,摇动祭刻了咒文的手柄。
三十枚箭矢,很快全部射出。
更换一个箭匣,就可以进行第二轮发射。
其内部每次转动,以咒文来彼此连接,纠错,调整其轮转时的误差,所以克服了以往总是卡壳,不实用的弊端。
今天已经是第二轮试验。
一个接一个的更换箭匣,连续发射上千枚箭矢,过程顺利,威力堪比床弩。
实验结果让老司空,邹衍,张苍等人都颇为振奋。
“陛下提出的这种阵列,到后期,如果真能符合预想,就可以衍生到其他各类物造上,甚至不仅仅限于物造。”老司空说。
张苍沉吟道:“要是用在民用方面,可能会大幅度增加我大秦的各类劳作产出,提升国力,比若用来提升农耕,其他各类军械制造……”
咒文构建的立体模型,要是用到士兵的甲胄上,会发生什么?
会不会形成一套自主运转,大幅度减少士兵法力消耗,增加防御厚度的阵纹体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