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统后的大秦,王的野心【求订求票】 (2/4)
,被他老爹揍了个脑皮:“小孩子不许吃鲍鱼。”
昨天出海, 还捉了不少飞蟹等其他海鲜,和贝类一起烹饪。
这些就不需要其他加工, 吃的是海鲜本味, 用调好的料汁蘸食, 入口滋味也是极好的。
姜姞吃完东西就急着往外走,好像很赶时间。
赵淮中问:“你急着去哪?”
“过几日要举行一统各国的祭祀大典, 宫里的女官被阿母招到章台宫,事先练习我们需要参与的部分, 我怕把步骤弄错了, 要早些过去。”姜姞说。
赵淮中笑道:“你是王后, 何必迁就那些规矩,记错了就让其他人以你为准。”
姜姞明亮的眼睛微弯:“阿母也在的,我哪敢?”
遂又解释说:“阿母闲在宫里,数年难得出去一次,这次要举行祭典,阿母难得找些事来做。”
赵淮中恍然,姜姞是在努力做好大秦王后的本分, 她过去听女官讲述祭典过程不是重点,哄赵姬高兴才是目的。
姜姞说完便在环佩叮当声中, 裙裾飞扬的带着随身女侍,往章台宫去了。
赵淮中砸吧了一下嘴,有种得妻如此美滋滋的感慨。
咸阳宫的书房。
下午的时间, 吕不韦和韩非走了进来,和赵淮中商谈国事。
吕不韦,李斯, 韩非等人,近期接连制定了秦统一天下后,诸多当行,应行之事。
包括逐步废除分封制,在各地增设郡县。
郡县制度以前数年,已在秦逐步推行,但并未普及。
各地状况不一。
郡县制的好处,是能够初步打破血缘关系的宗法封建制,进一步巩固王权,对选拔人才,数年来一直在尝试推行的科举,也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此外,秦将在接下来一个时期,完成货币和度量衡,文字的统一。
还有迁徙六国的富民和平民,以防止六国贵族遗存的力量,在各地搞小动作。
部分六国残留的精锐部众等等,会迁徙到各地参加劳作。
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开渠等苦役。
这些举措,都是最适合当下的方式,可以减少社会动荡。有些赵淮中知道的后世制度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
另外还要修筑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一项不输郑国渠的庞大水利工程。
其位于后世的广西壮族境内,流向由东向西,将海洋河与大溶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灵渠的修建,可以联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构成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体系,进一步强秦富秦。
最重要的是,西南之地,之所以百族杂居,不愿归降,就是因为特殊的地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