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805章 长安的反应 (2/5)
朝的大一统以来,饥荒便是对每一个朝代最大的挑战。
李二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说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真不算多大个问题。
“真要如此的话,单单这三地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远超我整个大唐了。”马周当即也是站出来说道,“毕竟这三地,一年两熟是常态,有些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就凭这,也不是我大唐能比拟的?”
在这个技术远远无法支撑产量的年代,量就决定了一切。
暹罗、真腊、骠国这三地的耕地,已经完全能满足当下大唐的粮食需求了。
这才是所有人最看重的。
哪怕是魏征这些不支持南征的家伙,这会儿的心态,也都变了。
如果能让大唐的百姓不再有粮食之危,屠刀挥向谁他们都能接受。
毕竟,屠刀只要不落在自己身上,一点儿不带疼的。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李二却是摆了摆手,说道,“一个小小的暹罗,我们就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如今暹罗虽然臣服了,但真腊和骠国却是一点儿动静都还没有。”
一听李二这话,众人当即就明白了,李二这是急了。
当下众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有些疑惑,难道说大明那边又做了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
不过这会儿他们却是顾不得那么多,笑道:“暹罗臣服后,小小真腊和骠国难成大器,估计这个时候,两国应该也收到消息了,按理说的话,他们估计也猜到了我大唐的意图了。
这个时候,惴惴不安的该是两国才对。”
长孙无忌说完,李二也点了点头,不过是真腊和骠国罢了。
他还真没将其放在眼里。
在逻些之所以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不过是为了一个师出有名罢了。
而这个师出有名,李二更重要的还是做给大唐的这些官员看的。
那个时候战争的红利还没显现出来,师出有名就显得很重要,如今战争红利出来了,所谓的师出有名其实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谓战争,不过都是为了利益罢了。
“回去吧。”李二说道,“李绩他们应该也要回来了,等他们回来,也是时候就真腊和骠国的战事,做出安排了。”
……
数日之后,长安。
当李二的旨意传到梁王府的时候,整个梁王府如丧考妣。
他们原本还抱着极大的希望,辅佐自家殿下谋划储君之争,结果谁能想到,这边刚刚有了些起色,+陛下的旨意就下来了。
如果说放在以前,这道旨意无疑是一个机会,毕竟自李承乾西出长安以来,还没有皇子就番。
但那个时候,长孙皇后却压着所有皇子,不得就番,加上李承乾的变故,李二在这方面而言是极其配合。
如此一来,当时就番几乎成了不可能也是所有皇子最渴望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