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635章 (4/5)
玄龄便将自己的奏章从袖笼中取了出来,见李二点头示意,这才继续道,“之前陛下提议开常科,微臣与一众同僚商议了数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安排,还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房玄龄微微躬身,将奏章双手举起。
李二示意一侧的内侍将奏章给拿了过来,认真地研读了一番后,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房玄龄的能力是毋容置疑的,这点儿,哪怕是李二也从未怀疑过。
他之所以将此事儿交给房玄龄,看重的无外乎也是房玄龄的能力。
“此法甚好。”李二笑道,“将科举分为三级考核,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陛下,不知如何三级考核?”就在这时,有人不解地问道。
房玄龄的计划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这会儿大家也是好奇得紧。
李二见状,摆了摆手,笑道:“此事还是由房仆射给大家讲解一番……”
房玄龄闻言,也是立马说道:“陛下之前提议开常科,的确是对我大唐学子的一个激励,定期开科取仕,也能有效的填补我大唐的人才储备。
至于说三科考核,也是之前本官和众多同僚商议过的。
第一级便是县试。
所谓县试,就是各县的学子统一考核,取一定名次,进入下一级,也就是府试。
同县试一样,取一定名次再次进入下一级,参加最后的科举大比。
这样一来的话,经过数轮的筛选,届时参与科举的定然都是各州府的佼佼者,如此一来,也相对公平一些。
而县试,每年一次,次年府试,再次年便是科举大比,整个周期下来,也就是三年开一次常科。
周期上倒也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刚好合适。
当然,还有些不足之处,可能还需要诸位同僚指正。”
房玄龄还是很谦虚的。
众人闻言,哪怕是那些武将也是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还别说,这法子倒还真不错。
而就在这时,郑旭却站了出来,说道:“房仆射,如此一来的话,那是不是对某些地方不公平?”
“嗯?还请郑大夫指正。”房玄龄闻言立马问道。
郑旭说道:“单从文教来讲,有些州府的文教的确要比其他州府的好一些,诸如岭南道的州府,在文教上面让他们和河南道比,没可比性吧?
我们都知道,河南道是孔孟之乡,本身就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读书人至少是岭南道的数倍。
如果各州府都取一样的名次,这对河南道的学子来说,竞争压力是不是大一些?
相反,岭南道的学子竞争压力是不是又要小一些?
这其实都还没什么,可如果,岭南道的学子头名都没有河南道学子落榜的成绩好,这又何谈公平?
当然,本官也知道这样说不好,但事实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