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卷五 第519章 大明国策 (2/5)

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不过王尚书说得也不错,虽然我大明幅员辽阔,但适合耕种之地确实少之又少,而畜牧业也因为连年的天灾和战祸损失惨重。

    若是不能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怕是要不了多久,我大明就会被吐谷浑之后尘。”

    “殿下,我大明的耕地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从亩产上做文章啊。”长孙冲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的,当下便说道,“微臣还记得,当初殿下在浇河城宴请几位郡守的时候,曾教过他们一个沤肥的法子。

    我们何不将此法在全大明推行呢?

    虽然我大明的耕地有限,但也并非是没有耕地可种。”

    “长孙侍郎这话在理。”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耕地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提高每亩耕地的产量,嗯,当初本王交于高纯行几人的沤肥之法,也的确是时候在整个大明推行了。”

    长孙冲的职位虽然还是礼部侍郎,不过还是略有区别的。

    以前的长孙冲是礼部右侍郎,在礼部位居其三,如今迁任礼部左侍郎,也算升迁了。

    当然,之前也没人傻到称呼长孙右侍郎就是,这就跟后世的副职一样,没几个称呼某某局长的非得加个副字在前。

    “但这还是不够。”李承乾说完,补充道,“我大明王廷如今百姓数以百万计,虽不知准数,但如果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那点儿土地,想要养活这么些人,哪怕就算勉强支撑了下来,但万一再遭遇灾荒又当如何?

    说到底,我大明王廷如今的抗压能力太差。

    还是得多做几手准备才是。

    老话说,官者,百姓之父母也,本王却认为这话还不够,官者,更像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家族族长就有责任庇佑自己的族人。

    所以,本王认为,为官者,当居安思危,莫要到了灾难来了之时,才抱怨无应对之法。”

    “殿下所言极是。”普西偌当即说道,“殿下,微臣请奏。”

    李承乾点了点头。

    “微臣奏请殿下,再行当初大明王廷的户籍制度。”普西偌说道,“虽然我们如今预估了一番大明的具体人口,但具体的人口构成,我们却是都不知晓。

    想当初,大明王廷总计多少人口,男丁多少,妇人多少,老者多少,稚子多少,我们都是一清二楚的。

    当初微臣也在了解这个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在户部统筹各项事宜。

    有了这些详实的数据,臣等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哪怕是筹备粮草,都能更精确一些。”

    听普西偌这么说,李承乾点了点头,普西偌这是明显吃到了数据的福利。

    不过还别说,他这个主意,李承乾还是很认可的。

    的确,大明如今吞并了吐谷浑不说,还囊括了西突厥,也是时候再次推进户籍制度了。

    “微臣附议。”李勤俭也当即站了出来,说道,“如今我大明虽然步入了正轨,但在很多地方还是以部落族群而居。

    这些部落或大或小,大的有数万人之巨,小的也有数百人之多,这对于我大明的长治久安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若是再一次像当年在大明推行户籍制度一般,倒是能解决很多隐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唯识三十颂 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无上神尊闯万界 大唐鬼案集 灵虚帝尊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基因科技之生物人 龙象镇狱诀 战国之风起云涌 重生:追回我的宝藏女孩
相关推荐:
大唐鬼案集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战国之风起云涌 快穿之娇妻轻点宠 隔壁童养媳上岸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