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4/5)
nbsp; 两人一听,顿时一愣,好家伙,李勤俭居然还有后手。
今天他们要是不来这一趟的话,怕是还真不知道有这封信的存在。
接过信函,杨林直接撕了开来。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杨林顿时是叹为观止。
什么叫谋,这才叫谋。
“怎么了?”看到杨林的反应,王德全好奇地问道。
杨林没有多言,直接将信函递给了王德全。
王德全看完信,也和杨林差不多。
“这么说来,昔日李公子就已经料到了今日?”
信是李勤俭写的没错,但是内容却跟李勤俭无关。
整封信只交代了一件事,也是他们如今最棘手的一件事,那就是粮食。
这一次,他们左右是要组织人手去洮州,所以顺便带些粮食过去,也就成了顺带的事。
但问题是,这粮食从哪里来。
长明粮铺的确有粮食,可从长明粮铺走粮食的话,那长明粮铺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可李承乾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方案,刚好能解决粮食问题。
看着王德全拿着信件不知所措,杨林问道:“你去还是我去?”
“你去吧。”王德全摇了摇头,说道,“对付他们,你还是有经验一些。”
对此,杨林也没拒绝,说实话,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有了些许商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
当然,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不是他,他只是这一环的执行者罢了。
“那我们先行告辞,如果不出意外,两日后出发。”到了这一步,杨林也就没再过多的停留。说起来,他们也有得忙。
在李勤俭的信里,李承乾让他们尽可能的弄一些技术性的人才,而且还不局限于某种技术。
这也正是李承乾目前最为紧缺的。
刚走出李勤俭家,两人无奈的摇头一笑。
王德全甚至感慨道:“还是老了啊。”
看到李承乾的安排后,他是真觉得自己老了,总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当然,他也算不得英雄,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还是让他有些消沉。
“行了吧,就别瞎感慨了。”杨林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我们终究只是商人,所做所为,都只是行的商人之道。但李公子不一样,他出身名门,今后也定当出仕入相,所以他的想的根本就不是行商。”
是这么个理,李承乾的行商手段其实算不得高明,只是他掌握着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和知识,加上他目的性格外的强烈,又不局限于某种手段,这才让人有了一种他很厉害的错觉。
点了点头,王德全笑道:“也是,有些人费尽了心思,拼了一辈子就想闯进长安一展心中所学,可有些人生来就在长安,这怎么比?”
感慨了一番,王德全说道:“你呢?想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