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千金散尽 (3/4)
唉~
庞统也注意到刘邈的眼神,虽然鼻子微微一耸,但却不再发作。
若是面对相貌普通之人,庞统还敢上去与对方争辩一二。
但在面对如周瑜、诸葛亮这个级别的美男子时,庞统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刘邈到了诸葛亮面前后,下了马车直接就将诸葛亮的手握住。
“卧龙之名,名不虚传啊!”
“我还什么都未与刘骠骑说。”
“用水力驱动,而且我方才数过,这上面足足有三十五枚锭子……若其同时运转,怕是一天就能纺织麻纱一百余斤吧?”
诸葛亮不光人长得帅气,嗓音也是贯珠扣玉,字字爽朗。
可此时诸葛亮听到刘邈的话后声音却多了些惊奇:“刘骠骑,竟然能够看的出来?”
“只是能看出来而已,若是要我来做,根本做不出来这样的织机。”
刘邈拍了拍那巨大的织机,再次发出赞叹:“有这样的东西。一年后,荆州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自己的衣物发愁;十年后,天下的百姓也再也不用为自己的生养发愁。”
“那一千金,归你了!”
当看到那些武卒将一千金放到诸葛亮身边时,周围的百姓顿时眼红起来!
而诸葛亮此时也对刘邈行礼——
“草民为刘骠骑献计,并非是为了这些黄金。”
“我信!”
如果是旁人说这话,刘邈早一个大嘴巴抽上去了!
装,装,在我面前装个什么劲?
不过说这话的是诸葛亮,刘邈表示自己还是相信他的。
可刘邈还是让诸葛亮在众目睽睽之下收下这黄金。
“孔明可听闻过子贡赎人的故事吗?”
“当然听说过。”
春秋时,鲁国曾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后来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刘邈也对诸葛亮说道:“收下这一千黄金,对你孔明而言不会损失什么。可倘若不收这一千黄金,将来还有人愿意为了改良一项技艺而废寝忘食吗?”
“子贡不去鲁国的国库报效赎金,是因为他是一名富豪。”
“孔明不想收这一千黄金,是因为孔明道德高尚,志不在此。”
“但天下人中,富豪与君子终究是少数。若是仅仅靠着这样的人来改良国家,那国家又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