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职业学校(求月票) (3/4)
这些善款苏超自己用不了,只能用来做慈善。
慈善也不是白做的。
古今中外,慈善都是一门生意。
不仅给苏超带来名,自然也能带来利,就比如现在这样,因为苏超捐钱特别多,上边就会给他在某些方面进行补偿。
“但是呢,你那个培训班名不正言不顺,经不起查,真要是被人盯上了也是个麻烦。”
张何平摇摇头。
不仅挂羊头卖狗肉——苏超挂的是港资公司红星生产社的名头,和艺考培训班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还是借着张何平的名头狐假虎威。
墙上挂着张何平的照片,工商等部门愣是不敢严查。
“叔,您有什么建议吗?”
苏超心里直乐。
既然张何平这么说了,那自然就是已经帮忙想好了解决方案。
“到时候帮你申请一个民办教育资格,以职业学校的名义进行教学。”
张何平早就为苏超考虑好了。
苏超如果一直挂着他的照片在那里“行骗”,真要是出了事的话,对他来说也是一盆脏水。
中国民办教育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讲学”。
从1985年5月开始,《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指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民办教育正式开始复苏。
只不过这十年来,民办学校少之又少。
因为办学要求的太多。
有场地要求,根据不同的地段要求不同标准的面积。
有学员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学员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还有师资要求……
赚不到什么钱还这么麻烦,谁会愿意为爱发电啊!
张何平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借用职业学校的名义办几年,几年之后达不到要求大不了再销户。
这种不难操作。
谢晋明星学校开了几年之后就被并了,就是类似的情况。
“今天谢谢说太多了,我就不和叔客气了,来,我敬你一杯!”
苏超和张何平转移到书房,两人已经开始喝上了。
张何平的老婆和儿子都没有过来打扰。
他们在餐厅另开一桌。
很显然,苏超虽然看似是个晚辈,但实际上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咱们就不要说这种客气话了,过两天我让秘书带你去看场地,可以直接使用,手续慢慢来就行。”
张何平很欣赏苏超的做事风格。
这小子一点也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觉得行就干,一干就能成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